】 【打 印】 
理性看待商業銀行利潤快速增長
http://www.CRNTT.com   2021-08-14 08:47:25


  中評社北京8月14日電/最新公布的監管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1.1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反觀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淨利潤同比僅增長2.4%,一時間,“兩位數增長”的商業銀行淨利潤指標引發熱議。

  對此,有人不解或質疑——為何在企業經營恢復仍面臨不確定性、國家大力推動金融機構減費讓利的背景下,銀行的淨利潤增速會高企?如果將去年的數據結合起來比較分析,就會發現這一質疑實屬過慮。此次商業銀行淨利潤“兩位數增長”恰恰是實體經濟回暖、前期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有效反映。

  首先,此次的“同比增長11.1%”是在去年基數較小的基礎上計算得出的。2020年上半年,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經濟深度衰退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國經濟遭遇嚴重衝擊。2020年上半年,我國商業銀行淨利潤同比下降9.4%。也就是說,由於去年的基數較小,應對工作有力,今年的同比增速快速上升在情理之中。

  其次,此次淨利潤增速上升有實體經濟回暖作為有力支撐。作為觀察宏觀經濟走勢的重要指標之一,商業銀行淨利潤增速具有較強的順周期性,在經濟上行期,淨利潤增速高企,在經濟下行期,淨利潤增速放緩甚至為負。2020年,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了經濟正增長。進入2021年至今,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呈現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穩中提質運行態勢。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7%,高於預期目標,其中二季度經濟環比增速和兩年平均增速均快於一季度,內生動力增強。

  值得注意的是,創新動能發展壯大,新成果新主體不斷湧現,新產業新投資快速擴張,新業態新模式持續拓展,展現出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6%;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8.7%;截至2021年6月末,我國累計建設5G基站96.1萬個,占全球比重超過70%,5G終端用戶達3.65億戶。

  經濟的穩定恢復也催生了有效的信貸需求。2021年上半年,各項貸款新增13.5萬億元,其中製造業貸款增加1.7萬億元,涉農貸款增加3.03萬億元;科研技術貸款同比增長23.7%,主要銀行綠色信貸增加超過1萬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貸款較年初分別增長16.4%、8.6%。

  此時,可能還有人要問,經濟穩定恢復是一個漸進過程,為何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的淨利潤同比增速僅為2.4%,二季度卻出現了大幅反彈?

  這裡涉及一個關鍵問題,即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對商業銀行淨利潤的損耗。2020年,我國銀行業加大了不良資產的處置力度,全年處置不良資產3.02萬億元,處置手段之一是核銷,即從利潤中拿出一部分用於衝抵信貸損失;同時,為了提前做足風險抵補準備,銀行還需從利潤中計提撥備,這些操作都會消耗利潤,直接導致淨利潤增速下降。進入2021年特別是二季度,儘管銀行業仍需繼續做好不良資產處置,但需要核銷的存量資產已大幅減少,對淨利潤的消耗也相應減少。

  接下來,隨著淨利潤的恢復,我國銀行業將“輕裝上陣”,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加大對重點領域重大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圍繞改善經濟社會薄弱環節加強金融服務,繼續實施系列紓困政策,同時做好信貸風險管理,嚴防不良貸款集中反彈。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郭子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