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人民幣債券為何受熱捧
http://www.CRNTT.com   2021-08-17 08:58:14


  中評社北京8月17日電/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發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末,境外機構持有的人民幣債券托管量已達33751.87億元,創近5個月以來新高,到今年7月底,境外機構已連續32個月增持人民幣債券,境外投資機構對人民幣債券的熱情有增無減。

  繼2020年境外機構淨增持逾1萬億元中國債券後,人民幣債券依然保持如此高的歡迎度,主要有幾方面原因。

  從基本面看,主權債券被境外資金持續增持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被認可的標誌之一。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7%,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得到持續拓展鞏固,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中國經濟穩中加固、穩中向好,“十四五”實現穩健開局。人民幣債券被境外投資者連續增持,充分說明境外資本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保持長期信心。

  從資產配置視角看,人民幣資產目前的性價比較高,成為外資“避風港”,全球資產配置需求高於其他新興經濟體。其中,人民幣債券有比較好的投資回報,比如,10年期國債收益率穩定,顯著高於實施零利率甚至負利率國家的債券。2020年以來,外資購買境內債券約占全口徑外債增幅的一半,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比重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中國金融資產的投資價值和投資機會得到國際資本普遍認可,“增配中國”是外資的共同策略之一。

  從環境因素看,金融開放為國際投資者選擇人民幣債券創造了更便利化的條件。我國資本市場開放始於2002年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制度出台,2016年債券市場開放明顯提速。隨著2017年7月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互聯互通機制(即債券通)推出,債市對外開放全面提速。今年7月份通過債券通新入市境外機構投資者26家,目前債券通匯集了全球34個國家和地區的2673家境外機構投資者。

  從外資的視角看,隨著富時羅素世界國債指數、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和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等全球主流債券指數紛紛將中國債券市場納入其中、提高權重,外資配置動力不斷增強,境外投資者參與中國債券市場的渠道不斷增加。近期有關部門表示,將在上海臨港新片區內探索資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兌換,進一步加快資本賬戶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

  從債券市場自身因素看,我國債券市場目前的泡沫風險相對較小,債券發行、交易市場穩健。為應對外部不利因素衝擊,全球主要經濟體實施大規模的財政貨幣刺激政策,中國則堅持實施正常的經濟政策,人民幣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保持正收益,彌補了全球安全性資產的不足。中國金融體系整體較為健康,估值泡沫相對於海外市場而言較小,這也成為吸引外資增配人民幣債券的重要原因。

  從投資規律看,在全球低利率環境下,中國債券市場利率水平相對更高,人民幣匯率長期內存在升值趨勢。相比於部分經濟體零利率或負利率的債市收益率水平,中外債市利差相對可觀,中國債市投資收益的比較優勢明顯。從長期看,中國債券市場“高利差+匯率升值”的雙重收益令海外投資者怦然心動。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經濟基本面、金融開放視角,還是從債市自身和投資規律視角,人民幣債券受境外投資機構青睞絕非偶然。隨著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中國債市將吸引更多外部投資者分享紅利。在此過程中,對正常的資本跨境流動,應樂見其成,但必須實施金融安全戰略,嚴防熱錢大進大出的風險。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周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