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河北:國慶紅色旅遊熱起來
http://www.CRNTT.com   2021-10-05 10:35:55


 
  
  “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澱地區,長期活躍著一支令敵人聞風喪膽的水上游擊隊——雁翎隊。這支由漁民和農民組成的隊伍,在澱泊相連、葦壕縱橫的白洋澱上,譜寫了一曲抗日戰爭的輝煌篇章……”

  “國慶節到來之際,我們牽手華菱學校舉行紅色研學實踐活動,帶領優秀少先隊員代表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感受和弘揚愛國精神。”容城縣青少年活動中心主任劉文佶告訴記者,學生現場觀看珍貴照片和實物,再加上生動的解說,有利於他們深刻理解和記憶這段紅色歷史,激發學生愛國熱情。

  行走在燕趙大地,不少革命老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因地制宜將紅色與綠色相結合,紅色資源成為推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10月2日,涉縣赤岸村的一家農家小院裡,村民張彥魁和妻子在廚房裡忙著給客人做菜。15年前,看到來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紀念館參觀的遊客越來越多,張彥魁利用自家農房開起了村裡的第一家民宿。

  “從最開始的兩間民宿,逐漸增加到20間,現在我家單日餐飲、住宿遊客接待量最多時能達100多人。一年掙10來萬元不成問題。”張彥魁笑著說。

  紅色資源和綠水青山,是涉縣的兩大優勢資源。打出“紅”“綠”兩張牌,涉縣修建了連接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貫穿全縣10個鄉鎮、涉及158個村莊、惠及十幾萬群眾的太行山旅遊風景道,走出一條旅遊脫貧的新路子。一年時間,新增農家樂300餘家,從業人數達5000餘人,實現了“就地就業、就地創業、就地致富”。

  紅色文化記錄著黨的輝煌歷史,蘊含著黨的初心和使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內核。河北省將發展紅色旅遊、弘揚紅色文化與黨史學習教育結合起來,有力推動黨史學習走深走實。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