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關於辛亥革命與台灣的歷史觀照
http://www.CRNTT.com   2021-10-11 09:57:23


 

  如今苗栗大湖鄉,有為同盟會會員羅福星而設的紀念館。1912年,孫中山委派羅回台動員,籌謀抗日起義。1913年8月,中山先生二度來台,停留10小時,密會了羅和翁俊明、蔣渭水等志士。12月,日警全台大搜捕,900多位抗日同仁被捕,羅遭殺害時僅28歲。

  羅福星受盡酷刑,仍於法庭上大義凜然直陳:“所以募集革命黨員,系為反抗日本政府,脫離其統治,計劃使本島複歸中國所有。”審判報告則寫道:起義的“遠因”,是在辛亥革命影響下,“本島民眾間,彌漫革命思想有以致之”。

  台灣作家藍博洲對此事件評論說:“祖國的辛亥革命鼓舞了台灣志士的革命熱情,引燃了革命烈火。台灣抗日民族革命運動從此與祖國大陸的革命運動聯結,桴鼓相應,最終依靠同呼吸、共命運、血濃於水的民族凝聚力,打倒了日本帝國主義,光復台灣。”

  面對日本高壓殖民統治,台灣愛國志士喊出:“若要救台灣,非先從救祖國著手不可!”《台灣新青年》刊文闡明:“欲致力於台灣革命運動,非先致力於中國革命成功。”辛亥革命後,及至抗戰勝利,其間數萬台胞回返大陸,如:“霧峰林家”的林祖密1913年毅然離台返閩,成為台胞恢復中國籍第一人,並追隨孫中山投身革命,直至壯烈犧牲;台北青年李友邦因反日被通緝而回到大陸,1924年入黃埔軍校,後參加北伐,全民抗戰期間籌組“台灣義勇隊”,戰鬥在浙閩前線……

  台灣同胞未缺席“打開中國進步之門”的辛亥革命,更未缺席中華民族奮發圖強的壯闊歷史。1987年海峽隔絕被打破,其後兩岸交流合作不斷密切、持續熱絡,兩岸同胞在攜手實現民族復興的大道上愈走愈親,夢想的同心圓愈畫愈大。

  “‘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重溫中山先生振聾發聵的呼聲,緬懷包括台灣志士在內的中華英烈先驅,對照曾經內憂外患、山河破碎的苦難歲月和如今中華民族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兩岸有識之士應能更深刻體認紀念辛亥革命的現實意義,更深感解答當代課題、完成先輩未竟事業責任重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