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外嘉賓齊聚大理 探討全球生態文明建設
http://www.CRNTT.com   2021-10-11 10:59:32


  中評社北京10月11日電/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即將召開之際,10月9日,國內外300餘名嘉賓匯聚雲南大理洱海之濱,在以“共建生態文明共護美麗星球”為主題的“洱海論壇”上,分享各國生態文明建設經驗,探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和全球生態文明建設。

  “洱海論壇”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生態環境部指導,中國外文局、雲南省人民政府、中國公共關系協會聯合主辦,中國對外書刊出版發行中心(國際傳播發展中心)、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雲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承辦;塞爾維亞、蘇丹、薩摩亞駐華使館,柬埔寨、老撾、馬來西亞、緬甸、泰國、越南駐昆明總領事館等官員出席,是COP15重大主場外交的配套活動。

  在主論壇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靈桂,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副行長兼首席財政官萊斯利·馬斯多普,東盟副秘書長康富,意大利文化遺產活動與旅游部原副部長多麗娜·比安奇等進行綫下和綫上演講。其餘嘉賓在“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智慧”“生態文明建設的國際傳播”“‘雙碳’目標:企業形象建設新機遇”“綠色金融助力生態文明建設”4個平行分論壇上,就促進全球生態治理進行了理論探索和經驗交流。

  中國外文局局長杜占元表示,中國外文局近年來聚焦生態文明的合作與交流,舉辦了碳中和綜合全球行動直播研討行動。洱海論壇是中國外文局與各方通力合作、共同打造的宣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國際交流平台,以此加強知識共享、持續推動人們對地球生態的高度關注,并采取積極的行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公共關系協會會長、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副主任郭衛民表示,做好生態文明的國際傳播,有助於各國了解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講好生態文明建設的故事,將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國際合作起到積極作用。

  據悉,從今年開始,“洱海論壇”將每年舉辦。論壇秘書處常設在中國外文局,在昆明、大理設立辦事處。<nextpage>

  大理州委書記楊國宗介紹,近年來,大理州打響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5年來,累計投入洱海保護治理資金330億元,洱海水質總體保持優良水平,2020年生態環境部公布的洱海水質評價結果為“優”;2021年1-8月,洱海國控斷面水質綜合評價為“優”;“十三五”期間,洱海全湖水質實現32個月Ⅱ類,未發生規模化藍藻水華。洱海保護從搶救性治理階段轉入到保護性治理和生態修複階段。旅游開發使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協同推進,群衆吃上了“綠色飯”;大理的生態“顔值”變成了經濟“產值”,目前,全州農業產值突破600億元。今天的大理,已不僅僅是一個地名,更是人們向往的一種生活方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