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少年也有愁滋味,誰解相憐
http://www.CRNTT.com   2021-10-15 11:10:41


  中評社北京10月15日電/網評:少年也有愁滋味,誰解相憐

  來源:光明網 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北京市教委近日發布的《關於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建立健全學生心理危機分級預警和干預機制,中小學每校至少配備1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通知還強調,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將專職心理教師面向學生、家長、教師開展各類心理健康教育講座、主題活動、心理輔導等計入工作量,納入績效管理,保證專職心理教師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最近教育領域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不僅將體育老師,也將專職心理教師置於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這些措施,與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發生率和精神障礙患病率逐漸上升的社會現實密不可分。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最新發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中國約有24.6%的青少年患有某種形式的抑鬱症。

  中國將剛剛過去的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定為“青春之心靈、青春之少年”。可以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成為關係國家和民族未來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需要全社會尤其是教育部門的正視與干預。

  為中小學配備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是解決這一問題最易入手的方式之一。今年9月,教育部在五部門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到,要加大學校心理健康人才隊伍建設,2022年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工作人員的中小學校比例達到80%,2030年達到90%。此次北京市的新規,就是對這一意見的貫徹落實,並將比例提高到100%。

  與以往“少年不識愁滋味”的認知不同,青少年的心理疾病表現更為多元,往往以抑鬱症為主,還有焦慮症、強迫症以及學習障礙、人際關係障礙問題。心理問題並不是“心里”問題,而是通過外在行為表現出來。這種表現可以是作為,比如好動不拘、無定性、注意力很難集中等,也可以通過不作為表現,如對任何事都缺乏興趣、對周邊變化無動於衷等。通過與家長、同學談話交流等日常的人際交往很難識別這類問題,或者即使有所察覺,也很難解決。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