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小微企業運行態勢良好
http://www.CRNTT.com   2021-10-16 07:52:48


  中評社北京10月16日電/2021年9月,經濟日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小微企業運行指數(下稱小微指數)為44.5,環比上升0.2個點,同比上升0.6個點,創下20個月以來的新高。這在當前國際環境複雜嚴峻,國內疫情多點散發、汛情等影響下尤顯不易,體現了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小微企業運行態勢良好。

  經濟日報發表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基地研究員李全文章分析,從各分項指數看,除成本指數下降0.2個點為62.9,融資指數與上月持平為52.9外,其他六項分項指數全部呈上升態勢。成本指數下降與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高企有直接關係,融資指數未實現增長與全球貨幣政策緊縮預期有一定關係。採購指數上升0.3個點達42.6,其顯著增長預示下一階段小微企業將繼續擴張。市場指數為40.1,上升0.2個點,擴張指數為42.6,上升0.1個點,這兩項指數也反映了小微企業生產擴張趨勢。同時,小微企業績效和信心也在逐漸恢復,績效指數為44.6,上升0.2個點,信心指數為41.7,上升0.2個點,顯示小微企業復甦態勢已經確立。

  從區域指數看,除西南地區小微企業運行指數為43.6,與前月持平外,其餘各地區指數均有所上漲。其中,華北、中南、西北等區域指數均增長0.2個點,分別達42.3、46.7、41.7,東北與華東地區指數均上升0.1個點,分別達41、45.5。雖然各地區指數普遍上升,但西北、東北、西南等區域小微企業運行指數距榮枯值較遠,小微企業發展仍有不小壓力。

  從行業運行指數看,9月份小微企業七大行業指數全部上漲。其中,住宿餐飲業小微企業運行指數為40.5,上升0.3個點,交通運輸業小微企業運行指數為43.1,上升0.2個點,這說明隨著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推進,人口有序流動,消費穩定恢復。批發零售業小微企業運行指數為45.8,上升0.2個點,服務業小微企業運行指數為41.5,上升0.2個點,反映了擴大內需的相關政策已發揮作用,內需正有序恢復。製造業、農林牧漁業、建築業小微企業運行指數均上升0.1個點,分別為45.3、43.8、40.8。隨著全球產業鏈逐步恢復,製造業小微企業將繼續進行結構性調整。農林牧漁業小微企業受行業景氣周期影響有所波動,建築業小微企業在房地產調控態勢下將繼續調整。

  文章表示,今年以來,中國針對小微企業穩定發展的各項政策穩步推進,下半年維持了對小微企業的財稅扶持政策,央行7月中旬全面降准及三季度公開市場操作為市場注入了流動性,再加上其他各項政策支持,小微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趨穩。尤為難得的是,各行業小微企業投資和人員變化均呈上升趨勢。製造業小微企業新增投資上升0.2個點,人員變化上升0.2個點;服務業小微企業新增投資(店面、營業面積、設備)上升0.2個點,人員變化上升0.2個點。小微企業的有序擴張將帶動下一階段的採購和生產,為下月小微企業持續復甦奠定基礎。

  綜合考慮宏觀經濟因素,雖然9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6%,下降0.5個百分點,降至臨界點以下,但製造業多數行業仍較上月有所擴張,有12個行業景氣水平高於臨界點。製造業小微企業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有望呈現穩健復甦態勢。9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2%,上升5.7個百分點,服務業景氣狀況有所改善。位於擴張區間的行業增加至16個,包括受疫情衝擊較為嚴重的鐵路運輸、航空運輸、住宿、餐飲、生態保護及環境治理等行業,其商務活動指數均大幅回升至臨界點以上,相關行業的業務總量也呈現出較為明顯的恢復性增長。信息服務業相關活動繼續保持活躍,土木工程建築業訂單有所回升,這顯示國家“兩新一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投資目標正在有效實現。這都將為後續小微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支撐。

  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兼顧公平與效率,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僅要求盡快實現經濟結構轉型,也要求不斷完善收入分配及擴大消費。小微經濟在這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充分釋放小微經濟活力,才能通過小微企業的良好發展促進就業、拉動消費,實現經濟社會良性發展。

  文章提出,下一階段支持小微經濟發展應聚焦以下兩項綜合政策。

  一是針對性支持“專精特新”製造業小微企業發展。製造業的恢復是小微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目前部分原材料價格創出歷史新高、海運價格持續高企、國際貿易形勢嚴峻,製造業中小微企業,尤其是受原材料價格、海運價格影響較大的企業,應由各省份工信部門與財政部門甄別、決定,予以專項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緩解企業困難,這既有助於中小微企業穩定,也有助於解決就業問題。同時,要充分發揮金融機構對相關企業的融資支持作用,扶持製造業中小微企業發展。

  二是維持前期針對中小微企業減稅降費、定向融資等相關政策,支持小微企業發展以拉動內需增長。當前消費復甦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可以考慮從小微企業入手,維持針對性支持政策,使小微企業為產品供給和消費助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