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構建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21-10-19 08:39:31


  中評社北京10月19日電/加快培育發展製造業優質企業,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防範化解風險隱患、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迫切需要。近年來,中國優質企業量質齊升,一些前沿方向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但與建設製造強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優質企業總體上還比較少,整體水平仍不夠高,創新能力也有待增強。更好培育發展以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業鏈領航企業為代表的優質企業,須以構建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格局為抓手,充分發揮大企業在技術、標準、市場等方面的生態主導力,帶動提升中小企業在各自產品領域形成獨特優勢和產業地位,實現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相互補位、共同做強的格局。

  經濟日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研究員馬源文章表示,現實地看,處在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遇到的發展瓶頸和困難各有不同,開展梯隊培育有利於分級分類、精准施策,讓政策供給更加有的放矢。同時,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各自聚焦主業,提供不同的部件或配件,彼此協同分工、緊密配合,才能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梯度培育優質企業,有助於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能力。

  文章指出,在梯度培育優質企業的過程中,需把握兩個關鍵點。一方面,要注重培育企業的創新能力。在以市場化為導向來推動企業技術、產品創新的同時,注重對企業創新所需關鍵資源要素的支持,在資金和人才使用等方面給予更多空間,還要在產品試用、採購推廣等方面給予更多支持。另一方面,要著眼於產業鏈精准施策。每個企業的痛點和瓶頸各不相同,要分門別類、系統梳理突出問題,政企聯手開展攻關。處在產業鏈不同環節的優質企業也有各自的優勢和短板,要立足鍛長板,鞏固優勢領域,也要抓緊補短板,強鏈補鏈。

  文章強調,在實踐中需重點關注三個方面,助推政策落地。一是找准政府定位。各地需把握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成長規律,在厚植土壤、優化環境、做好服務等方面下功夫。相關部門應避免直接干預特定行業或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和資源要素配置。二是聚焦重點產業鏈。由於中國製造業企業數量眾多,能納入培育梯隊的優質企業數量是有限的。應優先聚焦重點行業,特別是在關係國家戰略和國計民生、產業鏈較長、示範作用顯著的領域開展領航企業的創建和培育,充分發揮示範作用,激發創先爭優的發展氛圍。三是堅持問題導向。在國際環境日趨複雜、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演進、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的背景下,優質企業的培育和發展可能面臨各種新挑戰。要加強對企業發展新情況、新問題的跟蹤監測,創新政策工具和服務手段,提供更為專業化、精細化的高效服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