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百年發掘 揭秘“仰韶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21-10-20 09:34:03


2019年8月27日拍攝的雙槐樹遺址(圖片來源:央視網)
  中評社北京10月20日電/據央視網報道,2021年10月17日,仰韶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紀念大會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開幕。

  仰韶文化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是中國新石器時代一個重要的文化發展階段,也是我國延續時間最長的考古學文化。

  央視網《聯播+》帶你走進仰韶文化,感受中國的古老文明。

  1921年4月,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到河南省三門峽市仰韶村考古調查,采集到一些石器和陶片,他由此判斷這裡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這一年10月至12月,安特生與多名中國工作人員在仰韶村進行正式考古發掘,獲得大批珍貴文化遺物。

  仰韶村考古後,考古隊在三門峽市澠池縣西莊村、不召寨、楊河村,以及滎陽市秦王寨、池溝寨、牛口峪等地進行調查或發掘,又獲得大批文化遺物。

  1921年10月,仰韶村遺址的發掘揭開了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序幕。考古學界由此開始對中國新石器時代進行了解和建構。

  20世紀三四十年代,考古學家在河南安陽後崗發現了彩陶、黑陶、灰陶,它們所代表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商文化存在地層叠壓關係。考古學界發現,仰韶村遺址中包含有後來的龍山文化遺物,從而確立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兩大文化體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