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央始終是香港解決經濟民生難題的堅強後盾
http://www.CRNTT.com   2021-10-30 12:57:04


  中評社北京10月30日電/據新華社報道,“時代精神耀香江”之大國建造主題展近日在香港與公眾見面,香港市民見證了國家經濟民生建設的巨大成就。民族振興的雄厚實力讓港人倍感自豪,對香港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順勢解決經濟民生難題更具信心。香港的命運一直同祖國緊密相連,國家發展從來都是香港發展的最大依托,中央的大力支持始終是香港攻堅克難的堅強後盾。

  中央始終關心港人福祉,新中國成立至今,中央風雨不改挺港惠民。從回歸前興建東深供水工程、開通“三趟快車”,保障香港市民用水及生鮮食品供應,到回歸後發揮祖國堅強後盾作用,與香港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開放赴港“個人游”,出台系列政策惠港惠民,以及全力支持香港成功抵禦兩次金融危機和兩次重大疫情等等,中央的關心支持,使“東方之珠”歷經風雨依舊屹立不倒。

  國家興盛是香港興旺的最大依靠,也是香港解決經濟民生難題的最大底氣。在每一個重要歷史階段,香港都在國家發展的大前提下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香港之所以擁有如今重要的經濟地位,根本在於其連接內地、溝通世界的獨特區位與制度優勢。今日之中華民族復興進程勢不可當,有足夠的能力和實力為香港增優勢、破難題、謀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和廣闊舞台。中央高度重視香港經濟民生建設,實施“十四五”規劃、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頻出惠民惠青政策,這些全方位支持的最終目標是讓廣大香港市民能普享發展紅利,過上更好的日子。

  國家創造的“改革奇跡”昭示,香港特區的管治必須真正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只爭朝夕的精神行動起來,讓每位市民都能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要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責任擔當,“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格局,“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韌幹勁,才能凝心聚力,開拓進取,把“不可能的事”幹成幹好。

  香港發展得好不好,關鍵要看市民生活過得好不好。制定實施香港國安法、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讓香港實現由亂轉治的重大轉折,進入由治及興的新發展階段,並迎來政通人和、破舊立新的歷史性契機。這一年多來的撥亂反正、正本清源,說到底是為了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為了實現良政善治進而拓展香港市民的根本福祉。

  長期困擾香港市民的煩心事,也是中央和特區的煩心事,更是香港重新出發的頭等大事。如何善用中央系列政策支持,全力解決經濟民生“老大難”問題,是香港的當務之急。在旗幟鮮明地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立的特區憲制秩序基礎上,香港所有管治者和社會各界必須堅持為市民謀幸福的根本宗旨,全力聚焦發展這個“金鑰匙”,將破解深層次矛盾問題與重大國家戰略機遇緊密結合起來,打破地域和思維的局限,擺脫人情與利益的掣肘,展現出迎難而上、銳意求變的管治新氣象,立足當下,謀劃長遠,逐步解決各種具體問題,以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施政成績取信於民、造福於民,與市民同心同行、共建共享一個嶄新未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