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推行“疫苗護照”應尊重科學不能畏首畏尾
http://www.CRNTT.com   2021-11-15 10:47:17


  中評社北京11月15日電/據大公文匯網社評,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日前建言政府應設立“疫苗護照”,規定只有已打針的市民才能進入高危場所,食衞局局長陳肇始回應表示,某程度上同意有關建議。其實無論在內地還是多數歐美國家,通過各種形式的“免疫證明”提高疫苗接種率,都是對抗疫情的基礎做法;對香港而言,“疫苗護照”也可以加固防疫體系,提升與內地或海外恢復通關的信心,政府應該以科學為本,果斷在有需要的場所推行,無必要畏首畏尾。

  隨著新冠病毒變種增多,病毒傳播能力增強,需要越來越高的疫苗接種率才能提升控疫效能,減低重症率和死亡率,並且防止醫療系統崩潰。袁國勇更認為接種率必須提高至逾99%,因此建議以“疫苗護照”鼓勵全民接種。

  應該看到,無論在內地還是歐美,提升疫苗接種率都是防疫的可靠法門。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日前表示,內地接種率已超過75%,預料年底可達至八成水平。內地不少地方現在已開始第三針接種,“健康碼”上也有專屬的標記記錄是否已完成接種。至於海外,部分國家、尤其是實行“與病毒共存”策略的國家,在“疫苗護照”上都毫不放鬆。例如意大利要求所有進入工作場所的員工都必須出示接種證明或檢測證明,韓國則要求進入娛樂場所和室內體育設施要出示接種證明。美國不少大企業例如蘋果、波音等,也強制要求員工接種疫苗。

  反觀本港,目前只有機場、航空公司等少數高危行業強制要求員工接種,絕大部分企業都未作要求。在推行“疫苗護照”方面,本港早在多個月前推行“疫苗氣泡”計劃,原意也是以此推廣疫苗接種,與“疫苗護照”相類似,但多個月下來,除了規定到卡拉OK及D類食肆的市民必須已打針外,其餘場所都未作強制性要求,整體推行範圍十分細小,有必要擴展。

  坊間對疫苗存在一定誤解,認為現時不少確診個案均已接種疫苗,因此疫苗對控制傳播作用不大。這種看法誤解了疫苗的功用。科學數據已經證明,疫苗不能百分百防感染,但能有效防範重症的發生率,法國一項涉及約2,200萬人的大規模研究顯示,接種新冠疫苗可將50歲以上人群的住院和病亡風險降低90%。接種者雖仍然染疫,但由於症狀輕微或無症狀,其傳染性一般也會較沒接種疫苗者為低;另外,還能大大降低醫療資源擠兌的風險,對提升治癒率也有正面作用。所謂疫苗無用論絕對站不住腳。<nextpage>

  目前,本港已有近七成合資格人士接種最少一劑疫苗,當局本星期也會討論進一步下調接種年齡。既然大部分人士均已完成接種,意味著推行“疫苗護照”的條件日益具備。對此,政府應與專家小組深入討論,遵循科學建議,檢視哪些場所存在較大傳播風險,然後一步到位地將這些場所列入強制使用“疫苗護照”的範圍,劃一推行。範圍除了戲院、健身室等場所,也可以考慮是否涵蓋室內工作場所等。

  陳肇始局長表示,推行“疫苗護照”要考慮社會接受度。此說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既然社會上大部分人均已接種疫苗,意味著“疫苗護照”已經有得到大部分人接納的基礎。從本港過往多項防疫措施推行的情況來看,擠牙膏式的一步步試行,反而會造成社會諸多雜音,被試行的行業可能會抱怨被針對、不公平等等,反而會令執行效果大打折扣;相反,如果仿效外國,較大範圍地統一執行,只要有科學依據,做好宣傳解說,就可以一步到位地執行措施,省去了多次分步推行的不必要麻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