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文物醫生揭開“千年亂碼”真容
http://www.CRNTT.com   2021-11-21 10:59:12


文物修復專家們準備將揭取的壁畫殘片搬至實驗室進行修復(圖片來源:科技日報)
  中評社北京11月21日電/據科技日報報道,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韓休墓壁畫《玄武圖》修復虛擬展在陝西博物館官網持續展出,讓廣大觀眾足不出戶就能領略到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的唐代宰相韓休墓墓室北壁《玄武圖》壁畫的細膩靈動。然而鮮有人知的是,這份珍貴的文物曾被盜墓分子破壞殆盡。文物修復者通過高清掃描設備和高光譜對畫面進行信息采集,對現場拾取的壁畫殘塊進行拼接,經過近1年的修復,最終才完成了壁畫的複原性修復,使上千塊碎片得以還原為一幅精美的壁畫。

  韓休墓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大兆街辦郭莊村,墓室大致呈邊長為4米左右的方形,除入口外,其他三面均繪有精美壁畫。

  據考古專家測算,這幅《玄武圖》寬180厘米、高195厘米,是目前為止陝西唐墓壁畫中最大、色彩最鮮明的一幅,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玄武是一種神話靈物,龜蛇合體,是唐墓壁畫的常見題材。

  但考古學家發現它時,壁畫不僅受到了時光的摧蝕,還遭到盜墓者的惡意侵害,其中很大一部分被鑿出一個大洞,主要畫面被毀成千餘塊碎片,令人痛心。

  為了讓這件珍貴的文物重獲新生,文物修復專家用了整整一年時間,克服多種困難,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妙手回春”完成了壁畫的修復工作。

  陝西歷史博物館研究館員、館藏壁畫保護修復與材料科學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副主任楊文宗介紹,在對壁畫表面病害進行簡單清理後,文物修復專家一點點將壁畫揭取下來,打包帶回實驗室進行還原。

  要將揭取下的上千片大小不一、薄厚不均,損壞程度不等的壁畫碎塊拼凑成完整的壁畫是一件非常燒腦的事。

  文物修復專家們先對壁畫進行電腦圖像複原,確定好畫面缺失區域的範圍,然後用鉛筆在壁畫後補材料上比對勾勒出殘塊的輪廓,再用清洗劑將該區域潤濕回軟,接著用手術刀去除中間的不當修復,一點點還原被損畫面。

  在線條複原後,修復專家使用手持式X熒光檢測分析儀對壁畫表面顔料成分進行檢測分析,以便對其進行複原。“《玄武圖》壁畫主要顔色為黃色和橘紅色,祥雲部位有少量的天藍色。檢測結果中推斷黃色顔料主要為鉛黃,橘紅色為赭石,天藍色為混合顔料。”楊文宗說,根據檢測分析結果,修復專家選取相應的礦物色顔料進行調試,確保壁畫新修復部分色彩與其他部分和諧一致。

  從最終完成的修復壁畫可以看到,這幅《玄武圖》線條自然,色彩鮮艶,繪畫技法嫻熟,水平十分高超,畫面中玄武面部表情生動、體態逼真。

  楊文宗說,此次《玄武圖》的修復突出展示了近年來我國壁畫修復的新理念,即對文物原作初始狀態和後天的破壞在修復中做出區分,既體現考古價值又兼顧藝術價值。通過精細的科技手段讓文物重生,是文物保護工作者的使命,更是充滿挑戰的任務,彰顯了文物保護工作者的匠人精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