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廣西來賓:公共文化服務“送上門”
http://www.CRNTT.com   2021-11-24 10:08:27


  中評社北京11月24日電/據新華社報道,“今天學習了黃泥鼓舞,我覺得非常開心!”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中心小學學生趙茹欣說。近日,來賓市少數民族文化文藝志願服務隊、來賓市群衆藝術館的老師來到六巷鄉中心小學開展黃泥鼓舞教學,志願者們詳細示範了黃泥鼓舞的動作、走位和姿勢,并帶領學生們一起排練。

  今年以來,來賓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組織市各文化文藝志願服務隊深入來賓市學校、社區、村屯開展公共文化志願服務系列活動5000多場。

  在來賓市忻城縣,“心誠”文化志願服務隊到易地扶貧搬遷點——城南社區,開展了“文藝進社區”曲藝培訓班。“學習曲藝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搬出來後不僅居住環境變好了,休閑娛樂方式也更多了。”搬遷戶李小艶說。

  “今晚和大家練壯歡山歌,為接下來村裡舉辦的晚會做准備。”白天打理自家的果園,晚上帶著孩子到村裡的文化長廊排練,來賓市象州縣馬坪鎮大佃村村民覃文靜的一天過得很充實,她說,村裡每年舉辦各種文藝表演幾十場。

  大佃村是一個壯族村落,地理位置偏遠,以前村民很難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務。“由於根基淺、底子薄,長期以來,來賓市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力量十分薄弱。”來賓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莫遠征說。與之相對的是,村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高漲。“群衆喜愛體育、文化、藝術等,每次搞活動,觀衆都擠得滿滿當當。”

  為讓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實現“造血功能”,來賓市啓動了“十百千”文化人才培養工程,每年在全市培養10名文化領軍人物、100名縣鄉基層文化骨幹、1000名農村文藝骨幹。“他們通過志願下鄉展演、培訓等方式,將公共文化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莫遠征說。

  “陣地建起來了,骨幹培養出來了,各類民間藝術團體不斷湧現。”來賓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廖燕玲說。<nextpage>

  截至2021年10月底,來賓市共有各類文化文藝志願服務隊2500多支,成員近6.4萬人,他們用群衆喜聞樂見的演出形式,豐富群衆精神文化生活。“現在歌聲、舞曲聲代替了以前的麻將聲,人民群衆文明程度和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象州縣政法委書記韋建紅說。

  廖燕玲介紹,下一步來賓市將持續圍繞群衆所需所求,深化公共文化服務改革,讓群衆享受更多“上門”服務,以文化振興助推鄉村振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