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港區國安法”實施背景下增強香港青年國民意識的多維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22-01-01 00:07:22


 
  三、文化交流是激發香港青年民族意識的精神紐帶

  文化在維護國家統一與凝聚民族團結中具有無可取代之地位。文化層面的國民意識建構路徑,具體包括推動國民教育課程建設、加強內地與香港青年學生的交流、推動三地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第一,推動國民教育課程建設。青年時期作為個人世界觀與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深受教育的影響,通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青年得以形成對內在個人身份與外在社會環境的“應然”狀態認知。為鞏固香港青少年對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的民族認同,構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意識和對中國公民的身份認同,培養青少年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香港有必要實行國民教育。⑥首先,要改革通識教育。香港青年國家認同感的形成,需要成員之間擁有某種歷史延續性的認同及區別於世界主義的民族國家的邊界感,前者依靠歷史教育,後者有賴於地理教育。⑦通過歷史課堂,香港青年建立起對本國歷史的記憶,是構建國家認同感的前提,而地理課所傳授的人文地理邊界,對該種民族國家意識起著極大的固化作用,由此可見,歷史與地理課堂對增進香港青年國家認同的重要作用。因此早就有專家指出,香港政府應以保障學生視聽均衡、增進學生福祉為宗旨,研究討論通識課本加入送審的可行性,保證課本內容與課堂教學客觀公正。⑧其次,整飭香港教師隊伍,敦促香港教師遵守《香港教育專業守則》。香港青少年所接受的學校教育除受教材影響外,更受到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對香港教師隊伍建設的討論具有必要性。在目前的香港,不免有許多兢兢業業、遵守教師道德準則的在職教師,也不免有部分肆意煽動仇恨、公然違背《香港教育專業守則》的教師,不僅喪失了師德與教育的底線,損害了香港教師的集體形象,更損害了香港青少年的合法權益,導致國民教育的長期缺失,扭曲青年學生的價值觀。解決此困境的可能突破口為從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入手,以《香港教育專業守則》嚴格規範在校教師的言行,打造優質的教師隊伍,從教師隊伍上避免政治黑手伸進校園。

  第二,加強內地與香港青年學生的交流。當前香港學生到內地求學主要路徑有二,一是參加面向港澳台地區的聯合招生考試,二是參加內地統一高考、研究生招生考試,由此可見,香港學生主要通過考試進入內地學校,方式較為單一。因此國家可制定政策鼓勵香港高校與內地高校加強合作與協調,探索三地高校進行交換學生、制定聯合培養模式、開展“夏令營”“冬令營”活動、三地師生交流計畫等,為在香港學校讀書的學生提供到內地求學的方便渠道,力求滿足香港學生到內地求學需求。在此過程中,不僅高校需積極促進三地學生的合作與交流,中央和香港政府亦需積極主動引導學生間的聯繫交流,如當學生互動出現思想、文化等衝擊,教育部門應密切留意並深入研究,不斷完善交流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有效交流。同時要增進粵港青年義工交流協作。知行合一,增進香港青年對國家民族文化的瞭解不僅需要開拓知識學習的空間,更依賴於實踐與體驗。香港政府注重推廣青少年志願服務以幫助青少年形成正面的價值觀與人生觀,香港青少年中亦形成了義工服務文化。據香港社會福利署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2月底,登記義工人數超過123萬人,其中25歲以下的義工約644 249人,占總登記義工人數52.2%。⑨這反映了青年正成為香港義工隊伍中的中堅力量。增進粵港兩地青年文化交流需重視兩地義工群體的交流合作,兩地政府可制定相關鼓勵政策並提供必要的資金扶持和便利,豐富志願服務內容,共同推進青年專業志願培訓的開展,引導香港青年義工積極參與內地志願服務。

  第三,推動兩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聯動工作。香港文化與內地文化共根同源,都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媽祖文化是香港地區與其他東南沿海地區共同的情感紐帶。粵港聯合申報的粵劇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⑩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和國家的集體文化記憶,推動香港與內地共同開展保護工作,有助於連接香港與內地搭建對話和交流平臺,對於培育民族自豪感、國民意識感具有深遠的意義。為此,應啟動大灣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協同保護計畫。利用粵港澳三地高校、文化組織等橋樑,鼓勵香港青年在港參與大灣區非物質文化協同保護工作,專項培養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香港青年,涵養他們的國民意識。首先,應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長效機制,待條件成熟之時,再以立法的形式鞏固和確立保護制度。各省市與香港地區之間既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加強某項或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合作,簽訂保護規劃等將制度建設常態化,亦可以在CEPA的框架下,不斷補充完善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內容。其次,兩地可推動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金會、在科研院所成立保護研究中心等,促進保護工作從政府“唱主角”到民間團體和學術機構等社會力量的轉變。在香港,政府扶持推廣、民間團體回應和學術機構支持是非遺保護的三股主要力量。⑪據此,應著重發揮粵港澳三地社會組織在保護大灣區非遺的重要作用,進而鞏固大灣區文化品牌的社會基礎。

  四、社會融合是凝聚香港青年社會共識的不二法門

  民生問題一直是香港特區政府著力解決的重要事項。然而,由於資源稟賦欠缺,人多地少的局面嚴重制約著香港社會民生事業發展。在大灣區背景下,加強香港與珠三角九市的民生合作,促進社會融合,有助於凝聚香港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共識,增強國家認同感。

  第一,落實香港居民在珠三角九市的公共政策。《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的出臺說明欲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人才流動,除經濟層面上實施創新創業優惠政策、加強粵港澳人口流動動力外,還應以戶籍制度與公共服務牽引區域流動,減少人口流動的政策性障礙。

  第二,以平等理念營造香港青年到內地發展的社會氛圍。平等是現代法治的基本原則,在全面依法治國的新時代下,以平等理念提升國家認同應是香港青少年工作的核心價值取向。內地給予香港青年在內地的特殊政策,讓香港青年享受“特權”,短期來看確實有吸引更多香港青年前往內地工作就業之效果。但從長遠來看,將香港青年淩駕於內地居民之上,忽視雙方同為中國公民的平等性,人為地製造香港與內地的對立,造成香港青年“高人一等”之假象,無助於雙方相互之間平等的交流,無助於增強香港青年的國民意識。特殊政策以及“特權”,顯然忽視了香港青年作為中國公民的本質屬性,實際上違反了權利義務的平等性、一致性以及公平原則,最終祇會導致香港地區與內地的失衡。以求學為例,香港學生應與內地學生平等地申請國家獎學金、學校獎學金等獎學金(無須另行制定《港澳及華僑學生獎學金管理辦法》)、參加各類課程和活動以及入住條件類似的宿舍,加強兩地學生的相互瞭解,增進友誼,讓彼此成為日後不可或缺的人脈資源。同時,應給予香港學生參與學校事務管理的機會,激發他們投身內地建設的熱情,增強對祖國的向心力。總之,鼓勵香港青年到內地發展,與其出臺特殊政策措施,倒不如取消香港青年的特殊身份,給予香港青年與內地居民同等的權利義務,一視同仁。

  第三,深化跨境教育合作。隨著香港居民移居大灣區內地城市,因教育資源無法跨越行政區域的限制而進行跨境服務,因此隨遷子女的受教育問題亦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香港居民對內地生活便捷度的認同。依據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針對跨區域就業人員隨遷子女就學問題,應加強學校建設、擴大學位供給。

  第四,深化跨境醫療合作。一方面,放寬醫療行業准入條件。大灣區的醫療合作,首先體現為實現醫療人員的自由流通與醫療機構的融合。醫療人員與機構是完善醫療服務的核心要素,根據CEPA與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的相關規定,私人執業醫務人員在一定條件下進入內地執業,港澳醫療衛生服務提供主體可以獨資、合資或合作等方式在內地設置醫療機構,發展區域醫療聯合體和區域性醫療中心,2012年成立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便是粵港醫療合作的成功先例。2018年年初,粵港澳三地簽訂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與健康合作框架協議》,就粵港澳三地26個合作項目交換了簽約文本,這其中包括“粵港澳大灣區醫師聯盟”項目,這為未來三地醫師資格互認打下了基礎。在具體的制度設計安排上,現階段重點為兩地規則與標準的對接,可探索廣東省政府請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授權方式,珠三角九市公立醫院聘請具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香港執業醫師,在傳染病病理與治療、重症醫學等領域首先展開合作突破研究;還可試行香港執業醫師直接取得內地相同行醫資格證書的政策;最後,在優化香港醫療機構進入大灣區內地城市的資格審批方面,可通過簡化前置審批程序或設置“粵港澳大灣區跨區域醫療機構執業許可審批”的方式便於香港先進醫療產業進入大灣區。構建90分鐘“生活圈”到90分鐘“健康圈”,為在內地居住或生活的港澳青年提供多樣化的就醫方式,旨在滿足其不斷擴大的公共衛生和醫療健康需求。另一方面,可通過醫療模式的認證和接軌與個人健康數據共享不斷優化港澳青年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就醫方式與體驗。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2018-2019年報,香港人口將由2018年的740萬增至2043年的822萬,香港正面臨因人口增長與老齡化帶來的挑戰,因此粵港澳大灣區亦需面對香港外溢的醫療健康需求挑戰。⑫

  五、結語

  香港青年作為香港社會的年輕一代,承擔著塑造香港未來發展的重任,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其國民意識的培育,不僅關乎香港社會群體的道德素養與未來藍圖,還是保障“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社會基礎。增強香港青年的國民意識工作,是一項龐大而複雜的工程,不能亦難以依靠單一路徑予以實現,其必然需要依賴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建構路徑予以實現。在“港區國安法”的加持下,中央與特區政府將更加自信地落實憲法與基本法的規定,並通過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的系統協調,不斷增強香港青年國民意識,培育香港青年的民族自豪感,消除由於地理距離、歷史傳統等因素導致的心理界限與人心隔離。唯有如此,香港青年方能建立起對國家觀念及民族精神的高度認同,香港才能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內地同發展、共繁榮。

  本文係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項目“增強港澳同胞國家意識的法律機制研究”(項目編號:GD21YTQ01)的階段性成果

  注釋:

  ①何俊志,劉樂明:《全國人大代表的個體屬性與履職狀況關係研究》,《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2期。

  ②何榮宗:《回歸後香港社會的精英結構》,《復旦政治學評論》2012年第1期。

  ③鄒平學,馮澤華:《新時代港澳青年服兵役的統戰價值研究》,《統一戰線學研究》2018年第2期。

  ④佚名:《2016年香港經濟增長1.9%》,2017年2月22日,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hkstock/marketalerts/2017-02-22/doc-ifyarrcf5385136.shtml#,2019年10月24日。

  ⑤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澳門本地生產總值》,2019年8月24日,http://www.dsec.gov.mo/Statistic.aspx?NodeGuid=b35edb8a-ed5c-4fab-b741-c91b75add059,2020年10月24日。

  ⑥吳鵬:《香港推行國民教育的路徑分析》,《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7年第4期。

  ⑦吳玉軍:《論國家認同的基本內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5年第1期。

  ⑧姬文風:《通識存漏洞,教材渲毒素》,《文匯報》2019年8月21日,第A2版。

  ⑨《社會福利署署長在2015學生及青年義務工作嘉許禮致辭(只有中文)》,2015年3月21日https://www.swd.gov.hk/sc/textonly/site_pubpress/page_speeches/sub_speech2015d/,2020年2月10日。

  ⑩佚名:《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承地道“港味”》,2014年3月21日,http://fashion.ifeng.com/travel/feiyi/detail_2014_03/21/35003063_0.shtml,2021年8月24日。

  ⑪劉慧,蔣波,劉潔妍,田凱:《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香港:非遺清單是香港重要的文化資源》,2016年12月14日,http://hm.people.com.cn/n1/2016/1214/c42272-28947656.html,2020年10月24日。

  ⑫香港醫院管理局:《香港醫院管理局年報2018-2019》第15頁,2019年12月8日,https://www.ha.org.hk/visitor/ha_visitor_index.asp?Content_ID=253826,2021年9月8日。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1年12月號,總第288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