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
http://www.CRNTT.com   2021-12-02 08:47:44


 
  新挑戰也是新要求

  文章指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為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機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智能製造技術等科技創新與產業化應用為引領,突出數據作為高端要素和最終產品的地位,有望從根本上改變現有生產函數,拓展生產可能性邊界,形成以基礎研究、原始創新、顛覆性創新為基礎的新產業鏈。根據前沿領域前瞻部署創新鏈,發掘學術新思想、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研究新領域,探索新興科技產業化應用場景,有利於培育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輻射帶動能力強、競爭優勢明顯的新興產業。

  國際環境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迫切要求圍繞自主可控的產業鏈部署創新鏈。21世紀以來,全球範圍內貿易與投資保護主義愈演愈烈,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暴露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凸顯供應鏈安全的重要性,促使世界各國通過推動產業鏈本土化、多元化、區域化提高產業鏈韌性和應對極端衝擊的能力。為避免供應鏈斷鏈風險、保障產業鏈安全,需要面向產業鏈上下游高端環節強化科技攻關,對可能斷供的產業鏈重點環節加緊部署創新鏈,在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產業資源的同時,提高中國國內產業鏈的自主保障能力。產業鏈斷供風險也強化了企業的危機意識,積極在國內尋找替代性供應來源,為國內創新鏈向產業鏈的傳導提供了市場支撐,有利於加快國內短板、斷點技術的產業化和持續迭代,增強產業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雙碳”目標的實現要發揮科技創新在能源轉型和產業升級中的引領作用,為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開辟了新領域。這將帶動一系列技術進步,促進產業鏈的低碳化、綠色化、清潔化發展,深刻推動經濟和社會長期可持續發展。“雙碳”目標的實現需要重點攻克減排增匯的工藝和裝備問題,通過技術創新優化能源結構和工藝流程結構,加快設備和工藝更新換代,構建綠色循環低碳的產業鏈。同時,也要求以減少碳排放為目的促進基礎研究、應用開發、試制改進、產業應用等創新鏈環節水平提升,布局低碳前沿技術研究。“雙碳”目標的實現要與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相結合,重點發展低能耗的先進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促進傳統產業低碳化發展,通過優化生產工藝和採用新能源等多種方式不斷降低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水平。

  多角度全方位發力

  文章提出,一是加強前沿技術布局,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一方面加強已進入產業化階段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鍵技術創新、技術供給和產業應用,通過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大規模產業化技術成果的應用,加快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另一方面,加強對量子信息、基因技術、腦科學、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科技基礎研究的支持,提高對前沿領域探索性科技創新失敗的包容度,加大示範性應用支持力度,創造探索性產品的早期市場,鼓勵領先用戶使用,通過需求側支持加速前沿技術產業轉化,形成一批未來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二是加強“硬科技”創新布局,加快突破中國產業鏈短板和痛點。圍繞基礎材料、核心零部件、重大裝備、先進科學儀器和檢驗檢測設備、工業軟件等存在重大產業安全隱患的領域或嚴重制約產業發展的產業鏈關鍵短板和痛點布局創新鏈,以夯實基礎研究為依托,強化應用基礎研究。加大國家對“硬科技”的創新投入,設立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科技攻關項目,探索國家實驗室等新型研發組織,發揮新型舉國體製作用,圍繞最緊迫的關鍵核心技術全力攻關。通過稅收激勵等措施調動企業自主研發積極性,推動關鍵技術創新要素市場化配置,實施關鍵核心技術“賽馬”和“揭榜掛帥”制,強化創新鏈與產業鏈對接,推動科研機構按照產業需求進行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產業鏈關鍵環節的科技供給能力,強化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三是加強跨產業技術融合,推動優勢產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攀升。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打破跨產業、跨領域、跨體系產業融合的藩籬。進一步完善全國性知識產權市場,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動移動通信、發電和輸變電設備、高速鐵路、工程機械等處於世界領先行業中的一些共性技術、中間產品的跨行業流動和使用。促進形成新工藝、新產品,帶動相關產業加快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數字經濟的產業賦能作用,鼓勵互聯網平台企業應用數字技術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支持製造業各行業龍頭企業將較為成熟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對產業鏈上下游開放,提高全行業數字化水平,促進產品形態和商業模式創新,發揮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的價值,進而提高生產效率、經濟效益和發展質量。

  四是加強跨企業技術流動,以大中小企業融通帶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發揮大企業在產品架構設計、產業發展方向等方面的主導和引領作用,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加大自主研發力度,整合高校院所、各企業創新資源組建創新聯合體,加強新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帶動產業鏈中的配套中小企業進行零部件等中間投入品的創新開發。鼓勵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在各行業打造一批隱形冠軍企業,提高關鍵零部件等中間產品技術水平和自給率。發揮中小企業在前沿技術和適應新市場需求方面探索的優勢,開發生產更具全球技術競爭力的產品。同時,加強對行業龍頭企業特別是大型互聯網平台企業的監管,遏制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

  五是加強跨區域創新鏈產業鏈合作,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產業格局。深化區域合作框架職能,不斷賦予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新的時代內涵。加強中國與RCEP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產業鏈合作,充分發揮各國比較優勢,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區域價值鏈。在強化基礎設施連接、擴大進出口貿易、加強國際直接投資的基礎上,推動區域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發展,加強經貿合作框架內成員國在知識產權保護和交易、數據跨境流動、科技倫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設,在基礎科學、產業共性技術等方面加強合作,補齊區域價值鏈短板。聚焦前沿產業領域部署區域創新鏈。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