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小膠片裡存文脈 縮微搶救志傳承
http://www.CRNTT.com   2021-12-04 10:24:11


 
1982年,國家圖書館原館長任繼愈在山東曲阜參加學術交流活動時,看到一些珍貴古籍文獻殘損嚴重,惋惜心切,便向中央提出建議“採用縮微攝影技術對珍貴的圖書、檔案、歷史文獻資料進行搶救”,很快得到相關領導批示。我國珍貴古籍文獻縮微搶救保護工作也由此拉開序幕。

提到縮微工作的緊迫性和有效性,王磊說,古籍文獻保護對象主要分兩方面,一是基於文獻介質的保護,二是基於文獻內容的保護,保護介質的最好辦法就是將其置於符合古籍善本存藏標準的環境中,並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觸動。曾有古籍保護工作者測算,對於年代久遠的珍貴古籍來說,每翻閱觸動一次,對其造成的影響相當於正常條件下60年左右的自然老化的程度。但不觸動古籍,蘊含其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就無法得到有效利用與傳播,古籍也就無法“活起來”,因此,對於內容保護的最好辦法就是進行縮微拍攝,拍攝後的縮微膠卷可以很方便地進行數字化或影印出版,使珍貴古籍文獻內容“化身千百”、廣為傳播的同時,最大程度避免或減少觸動古籍原件。

1985年,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制中心正式成立,我國開啟了利用縮微技術規模化搶救保護珍貴文獻的工作。據了解,三十餘年來,先後有25家公共圖書館成為縮微中心拍攝館,19家公共圖書館成為資料館,共同取得了拍攝完成總量達8800萬拍縮微膠片的豐碩成果。

最緊要的工作就是珍貴善本古籍的搶救保護。據了解,目前,在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制中心已拍攝完成的20萬種縮微文獻中,有2.3萬種屬於珍貴善本古籍,《趙城金藏》、敦煌遺書等一大批國寶級的珍貴古籍善本均在其列。這項工作對中華珍貴古籍文獻的搶救、保存、保護和傳承都作出了重大貢獻,國家圖書館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

拍攝、衝洗、編目、拷貝複制、數字化……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每天都有專業的縮微工作人員進行一系列的標準化操作,這裡的縮微膠片庫房只有2000平方米,卻存藏了超過20萬種縮微文獻——這個數字每天都在增長,也將一直增長下去。因為我們的歷史有多悠久,文獻保護傳承的工作就需要做多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