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軍在亞太三航母或成標配 兩艘常駐一艘機動
http://www.CRNTT.com   2021-12-10 10:19:03


  中評社北京12月10日電/美國國會日前發布了“2022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其中針對中國的“太平洋威懾倡議”部分的預算蛋糕達到71億美元,這比五角大樓最初提出的預算版本高出近21億美元,比美軍印太司令部前任司令戴維森提出的版本也要高出許多,到底這部分錢要來怎麼對付中國呢?

  在美國會最新公布的新預算框架下,“太平洋威懾倡議”預算額度從此前五角大樓提出的50.8億美元提升到71億美元,多出將近21億美元。由於美方目前還沒有正式對外發布新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的完整版本,因此對於針對中國的最新舉措只能通過現有信息來進行分析。

  其實在目前的預算版本出台之前,美國針對新財年的“太平洋威懾倡議”提出過兩個預算版本:一是美軍印太司令部前任司令戴維森今年3月提出的46.8億美元,還有一個是今年5月五角大樓提出的50.8億美元,光從數字來看,印太司令部的金額要低於五角大樓的數字,但外界普遍認為,印太司令部提出的預算方案更偏重本戰區作戰能力的提升,因此針對性更強,也更加具有參考價值。

  那我們就來看看印太司令部是怎麼算計的。

  美印太司令部建議美軍在關島投入16億美元建立“360度持續綜合防空能力”,位於帕勞的一個價值2億美元的高頻預警雷達系統和一個價值23億美元的天基雷達系統將為其提供支持。它還提議投入33億美元用於研發射程超過500公里的陸基遠程火力,構建“第一島鏈沿線生存力極強的精確打擊網絡”。目前已經卸任的印太司令部前司令戴維森當時說,他的首要任務是2026年前在關島建立一套陸基“宙斯盾”系統,這將有助於保護那裡的美國公民和軍隊。關島的“薩德”反導系統旨在防禦朝鮮彈道導彈,但其單一的AN/TPY-2相控陣雷達據稱易受攻擊,無法提供360度覆蓋。

  而導彈防禦能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既然叫做“威懾倡議”,那美軍就不會只強化反導能力,做好自身防護,是為了更好地打擊別人。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就是部署陸基遠程精確打擊武器。比如美陸軍目前正在努力將海軍現役、具備反艦和攻陸能力的“海上打擊型戰斧”導彈、“標準-6”導彈改裝成陸基發射導彈。同時,美陸軍方面還在研發使用“海馬斯”系統發射的“精確打擊導彈”以及遠程高超音速導彈項目。還有就是強化印太地區美軍的前沿部署。通過增加遠征機場和港口的數量,加強前置部署的燃料、彈藥、設備和物資,提高作戰區域內分布式後勤保障能力。

  不過,老劉認為,這其中很可能包括一些“無法為外人明說”的項目,因為陸基導彈的威懾效果可能並沒有那麼顯著,因為這些武器沒法經常性地運到別人家門口去“耀武揚威”。那什麼武器裝備可以發揮這樣的效果呢?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