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重視人工智能對用工短缺的有益補充
http://www.CRNTT.com   2021-12-17 09:49:35


 
  二是有效推動供給和需求在企業層面的精准對接。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應著力強化電子、機械、食品、紡織、服裝、家具、鞋業、化工、物流等產業的智能替代需求與智能研發生產的精准對接;在推動現代產業集群、高端製造業、新興產業智能化發展的過程中,需積極促進用工企業與人工智能企業的協同發展。

  三是考慮建立智能替代合作型實驗室。促進人工智能領域的科學研究、工程技術、科技管理、技能型人才培養等的協調發展,以合作型實驗室推動用工企業參與人工智能研發與應用,引導企業實現更加精准、高效、個性化的人工智能應用。

  (三)

  更好實現人工智能對用工短缺的有益補充,離不開機器人產業的有力支撐。需要看到,我國用工短缺崗位勞動者的工資一般較低,但是相關的智能設備卻成本較高,特別是進口的智能設備存在維修人員難以跟進、維護和升級成本高等問題。對此,我們需大力提升國內機器人產業的能力和水平,錨定低成本、高定位等目標,強化國內機器人產業鏈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一方面,要重視人工智能產業的正向溢出效應。在同步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優勢產業集聚和用工短缺補位等方面,在有力推動智能產業鏈提升和營造良好智能技術生態等方面,不能忽視人工智能產業的積極作用。在推動和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上,需基於同時包含知識溢出、技術溢出和經濟溢出的正向效應的價值核算。

  另一方面,要突出產業集聚的規模經濟效應。需高度重視人工智能領域領軍企業的引領作用,通過產業規模集聚、技術突破引領、價值鏈定位提升,形成累積遞進、正向反饋效應。同時,著力推動智能產業互聯網建設,突出合作與共享,推動在產業鏈高中低端不同環節的人工智能企業實現區域聚集、跨區域聚集,在資金、技術、品牌、市場等方面一體推動。

  還要看到,“價值創新”作為現代企業競爭理念,不僅重視技術競爭力,而且重視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相關的人工智能企業也需在這個方面轉變觀念、切實發力。要重視分析用工企業所需人工智能產品的功能與成本關係,有效提升產品價值,密切跟蹤產品的後續使用與維護的情況,特別是要伴隨用工企業的發展需要和技術進步,及時進行產品和技術方面的升級和迭代。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譚泓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