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產業鏈優勢無可替代
http://www.CRNTT.com   2022-01-12 14:53:03


 
  中美經濟戰的高技術產業鏈方面,我們以美國最大的五家高科技公司作為基準,選取與之對應的中國五家公司做對比,看看他們最近幾年來的營收、淨利潤和研發費用的增長情況,從而可以推斷未來兩國在高技術進步方面的快慢。

  科技實力仍待提升

  先來看美國的頭部公司(蘋果、亞馬遜、谷歌、微軟和臉書),2019年度的營收總額是9000億美元左右,兩年後的今天已經超過了1.4萬億美元,增長幅度達到56%;淨利潤的表現更好,從1588億美元到2890億美元,增長了82%。以此為基礎,它們的研發費用也大幅度增長,從1087億美元到1538億美元,增長了42%。

  再以中國的頭部公司(華為、阿里、騰訊、京東和百度)做對比。2019年的時候總營收還是美國公司的40%左右,但是兩年後降到了35%,其主要原因是華為受制於美國的制裁措施,在2021年營收大幅度下降了30%。如果還是按照以往華為的增長率去計算它的營收,那麼中國頭部公司本可以繼續保持美國公司的40%而不下滑。由此可見,美國的高科技封鎖政策的確對中國相關企業造成了影響。即便沒有這樣的封鎖,中國公司要想縮小與美國的營收差距,也是十分艱難的。

  較營收下滑更加嚴重的是淨利潤。中國五家頭部公司在2019年的淨利潤是美國公司的28%,但是2021年僅僅為美方的21%。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阿里,它的淨利潤下滑了23%。一方面這說明中國高科技公司逐步遇到了增長瓶頸,另一方面中國政府的政策影響也比較大,比如阿里就被罰了180億元人民幣。

  營收和淨利潤是開展研發的基礎,而研發費用的高低則決定這些高科技頭部公司未來的發展狀況。從研發費用的增長狀況來看,這兩年的營收和淨利潤的問題並沒有影響到中國公司的研發開支。他們一直穩定在美國公司的30%左右。也因此,從研發強度來講,中國公司和美國公司的差距並不大,當然也沒有明顯超出。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頭部科技公司對美國的超越可能性都不是很大。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