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亂象加劇 風險加大——2022年美國展望
http://www.CRNTT.com   2022-01-14 11:21:15


這是2021年12月15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大樓。(來源:新華社)
 

  刺激政策產生外溢風險

  美國經濟2021年有所復甦,但不斷變異的新冠病毒仍是干擾復甦進程的頭號變量,經濟學家普遍預測2022年美國經濟增速將回落。

  在疫情起伏反覆中,美國經濟的脆弱性暴露無遺。美國勞工部1月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漲7%,創下近40年來最大同比漲幅。東西兩岸港口堆積如山的集裝箱表明供應鏈危機仍未消除,而美國股市卻持續上漲,與之相伴的則是資本市場風險不斷累積。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警告,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對就業和經濟活動構成下行風險,增加了通脹的不確定性。“對病毒擔憂加劇可能會降低人們現場辦公的意願,這會減緩勞動力市場的發展,加劇供應鏈中斷問題”。

  為刺激復甦,美國政府過去一年持續“放大招”,先後推出1.9萬億美元的經濟救助計劃和約1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法案,而今又在力推1.75萬億美元的“重建更好未來”計劃。在美國大規模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的衝擊下,全球經濟已開始感受到美國大“放水”的後果。持續飛漲的物價,令許多發展中國家民眾苦不堪言,由此可能引發一些國家的社會動蕩。

  美聯儲已明確表示,將於2022年3月結束資產購買計劃,隨後將為啟動疫情以來的首次加息做準備。美國一旦開啟加息進程,世界經濟恐將面臨又一波風險衝擊。

  從歷史上看,美聯儲進入緊縮周期往往會對全球跨境資本流動、資產價格、匯率穩定等產生不小影響。由於以美元計價資產有著更好的回報前景,美聯儲加息會吸引投資者將資金從新興經濟體轉向美國,導致新興經濟體貨幣貶值,也令新興經濟體資產市場承壓。例如,20世紀90年代,美國新興的互聯網產業泡沫膨脹,美聯儲因此收緊了貨幣政策,結果造成美元短缺,給東南亞國家帶來金融動蕩,從而導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而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無論是美國降息、實施量化寬鬆政策,還是加息,美國的貨幣政策總是周期性地影響著全球其他經濟體。

  如今,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可能導致全球融資環境急劇變化,部分新興市場面臨資本流動逆轉的風險。日生基礎研究所研究員上野剛志表示,美國退出寬鬆貨幣政策並轉向緊縮對全球股市的負面影響可能超出預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