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CPI總體穩定,宏觀調控顯成效
http://www.CRNTT.com   2022-01-15 14:42:47


  中評社北京1月15日電/網評:CPI總體穩定,宏觀調控顯成效

  來源;中國網  作者:張德勇(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近期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上漲0.9%。在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國內經濟恢復制約因素仍然較多的情況下,2021年我國物價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低於全年CPI漲幅3%左右的調控目標,為國民經濟運行總體穩定和更好保障民生創造了較好的環境。

  2021年全年CPI總體波動幅度較小。從全年CPI運行軌跡看,雖然在波動中趨向逐步向高,但具有一定的階段性特征。年初CPI是全年的低點,在0上下波動;5月CPI同比上漲1.3%,達到上半年最高點,此後開始逐漸走低;7月以後CPI出現較為明顯的上升,11月同比上漲2.3%,成為全年最高,接近年底時出現小幅回落,12月同比上漲1.5%。

  去年全年CPI走勢相對平穩,並不意味著穩物價輕而易舉。與CPI關係較密切的PPI,也就是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2021年全年增長8.1%。特別是自9月以後,PPI漲幅保持在兩位數。雖然11月和12月逐月回落,與CPI的“剪刀差”進一步收窄,但PPI的上行在傳導機制的作用下,一定程度上會給CPI帶來上升走勢,導致PPI與CPI雙升,增加穩物價的難度。

  2021年全球疫情仍在持續,這不僅拖累全球經濟復甦,也影響物價總體趨勢。在疫情衝擊下,一方面,有的經濟體為了刺激經濟,採取較為寬鬆的財政貨幣政策,造成全球流動性泛濫,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攀升,部分經濟體通脹率已超過5%,有的經濟體甚至超過8%,導致中國的輸入性通脹壓力較大。另一方面,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持續發酵,全球海運成本高企、集裝箱短缺、港口擁塞、運費大漲,芯片、能源、大宗商品等特殊關鍵領域的供給不時面臨“斷鏈”的風險。外部環境的複雜嚴峻和不確定,對我國物價走勢產生較大影響。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