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NFT掀起的數字藝術品風潮
http://www.CRNTT.com   2022-01-16 09:04:48


  中評社北京1月16日電/2022年的第一天,周傑倫與好友合夥創辦的潮牌PHANTACi發售首個NFT項目“幻象熊/Phanta Bear”,限量1萬個,單價約6200元。5分鐘內售出了3000個,約40分鐘內全部售出,營收約6200萬元人民幣。除了周傑倫,鹿晗、餘文樂、徐靜蕾、庫裡等名人也在近期紛紛購入並換上NFT頭像;NFT數字藝術作品拍賣出上百萬美元;騰訊、阿里也推出了數字藏品平台。

  除了收藏品,NFT還應用於遊戲、身份、域名、現實資產等方面,相對於BTC、ETH這類可互換的代幣,NFT可被看作非同質化代幣,即獨一無二、不可替代、不可轉換。當前在NFT應用中,遊戲領域是發展最快的,其關鍵就在於NFT賦予遊戲各元素的唯一性和獨特型。

  如果說NFT在遊戲領域的風靡可以理解,數字藝術領域NFT的價值或會引發人們的困惑。可以看到目前數字領域藝術品的價格動輒上千甚至上萬,這些僅僅以圖片形式展示的“藝術品”價值在哪裡?

  就藝術品而言,其價值一方面體現在藝術品自身的美學或技藝上,另一方面則體現在藝術品的唯一性,當藝術品失去唯一性,其價值也將隨之消失。如果在電腦上畫一幅畫,我們是不能保障這幅畫的唯一性,因為在數字世界,任何的表現形式背後都是數字,或者說就是一段代碼,這段代碼是可以複制的,如果你畫了一幅畫,那麼可以複制無數份。
而NFT是通過區塊鏈,來實現唯一性,通過兩樣東西,一個是不同的特征符號,比如一只貓區別於另一只貓可以通過這只貓的價格、毛色、基因。這些特征使得在某個區塊鏈網絡中這只貓是獨一無二的,繼而,通過區塊鏈去中心化分布式的方式,將這只貓的存在在區塊鏈網絡中公開。使其具備唯一性。由於數字資產可以實現唯一性,數字資產便有了產權,這個產權可以防止複制,能夠成為一種交易品,而不會因為複製品太多而貶值。

  因此,當數字世界可以通過數字技術,實現“藝術品”的唯一性,“藝術品”自然就產生了價值,進而產生市場需求。市場上對數字藝術品的需求主要有兩種:一種需求叫做紀念品需求,他們只是想要通過交易來支持品牌、偶像、或者就是支持NFT這種模式,另一種需求是為了賺取轉讓差價,由於數字資產在NFT加持下是唯一的,所以NFT加持的商品在整個互聯網世界,他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稀缺性,稀缺就能造就價值。

  用經濟學的原理解釋,事實上就是邊際效用遞減規律,類比鑽石和水之間價值的差別,其關鍵不是必要性,而是稀缺性。所以不能複制是NFT的主要賣點,以前的數字資產是可以任意發行的,而NFT之後的數字資產,某個數字資產有且僅有一件。
 
  數字資產本身需要有一定的價值,很顯然不是光有稀缺性就行,還需要一定的數字載體,比如專屬頭像、一幅畫、遊戲元素、域名等等,既保證了作為代幣的唯一性,又保證了作為商品的多樣性。

  中國國內NFT屬於灰色地帶,國內尚未對數字資產產權有明確定性,所以國內投資人最好不要參與NFT數字資產的交易。不過,NFT說到底只是一種工具,對於數字資產的創造者,本質上還是應該鼓勵的,對於買家,NFT對應的是數字資產價值泡沫所帶來的風險,要麼規避,要麼承受。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盤和林(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