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穩中求進促經濟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1-25 09:10:09


 
  加強逆周期調節和協調聯動

  文章表示,在對經濟形勢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綜合短期宏觀調控和中長期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考慮,為促進中國經濟恢復更加穩固和平衡,要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的“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作為全局性任務。適度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政策發力適當靠前,同時做好跨周期調節,注重加強各項政策之間的協調聯動。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一是繼續保持適當的赤字規模,支出節奏適當前移,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二是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製造業風險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通過財政支出助力供給側固本培元。三是優化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提高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與“十四五”重大投資項目匹配度,提高地方債發行和使用效率,提高社會資本參與專項債項目的積極性。四是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加快改革戶籍制度,降低人戶分離人口比例,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緩解人口流入地與流出地之間的收支矛盾。五是針對疫情局部散發的局面,研究設立補償救助措施,穩定市場主體尤其是服務業中小微主體的預期和信心。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上半年貨幣政策在堅持穩健基調的基礎上,邊際上可適度寬鬆,保持實體經濟流動性合理充裕。一是統籌用好再貸款、再貼現、直達工具等結構性工具和貨幣政策總量工具,保持貨幣政策在宏觀調控中發揮有力有效的作用。二是供需兩側雙管齊下,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緩解信貸需求端的不合理約束,適度提高市場化高效能主體的信貸意願;增強對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發行永續債的支持力度,提高銀行體系信貸投放能力。三是有效降低實體經濟存量債務利息負擔,緩解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勞動力市場結構性錯配等因素對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微企業造成的成本上升壓力。

  堅持就業優先政策,加快破除勞動力市場結構性矛盾。一是擴大市場的就業容納能力,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減負力度,優化保市場主體援企穩崗的方式。二是促進製造業與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技能培訓的互動融合,增強製造業就業機會對青年勞動者的吸引力,緩解製造業招工難問題。三是持續擴大服務業就業的吸納能力,科學統籌促進生活服務等密接服務業加快修復,吸納更多農村適齡勞動力到城市務工,提高農村勞動力工資性收入。四是增強公共就業服務的普惠性和政策精准性,將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轉軍人、失業群體、就業困難人群等作為就業政策關照重點,把吸納已育婦女就業情況納入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考察。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增強初級產品供給保障能力。一是強化科技創新在初級產品供給保障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推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加快優化基礎研究和基礎應用研究支持體系,著力解決產業鏈供應鏈“卡脖子”問題。二是強化能源生產供應能力。加快風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有效發揮煤炭、煤電等傳統能源的托底作用,持續完善能源產供儲銷體系,推動新能源和傳統能源形成保障合力,加快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優化。三是強化糧食現代供應鏈建設。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數字農業等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鞏固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加快完善糧食產購儲加銷體系,推動重要農產品國際合作,扎實提升糧食保供穩價能力。四是強化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圍繞提升初級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加快補短板、強弱項、去隱患,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與數字技術融合創新應用,加快推動關鍵初級產品產業全鏈條數字化改造與數據化管理,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完整性、安全性和抗風險性。五是強化初級產品自主供給能力。堅持頂層設計、科學精准謀劃,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分類分批有序降低不同初級產品進口依存度,保持關鍵初級產品對外依存度控制在合理區間。

  統籌有序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堅持全國一盤棋,通盤考慮碳達峰碳中和有關能源和經濟政策落實。健全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機制,探索建立全國統一碳排放核算與監測體系,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實現從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完善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編制出台分行業、分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和各項保障方案。深化煤電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改革,確保能源穩定供應和安全。大力推進燃煤發電智能化發展,逐步推動煤化工產品高端化,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發展風電、水電、光伏發電,安全發展核電項目,穩步提升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加強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力度,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體系。優化新能源開發布局,在新能源資源富集地區規劃建設一批以新能源為主的電源基地,加快構建新型智能電力系統,著力提升新能源消納利用能力。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推進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重點行業領域綠色化改造,不斷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積極總結推廣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實踐經驗,擴大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城市範圍。完善生態文明財稅支持政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統籌發展與安全,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化解工作。要審慎做好房地產市場穩房價、穩預期、穩投資工作,保持房地產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一是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處置個別頭部房地產項目逾期交付風險。壓實企業主體責任,確保社會穩定、國家和群眾利益不受損失。二是審慎管理四五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做好穩房價、穩預期工作。避免房地產企業在“三道紅線”壓力下為補充流動性出現過度降價促銷,引發部分四五線城市房價下跌壓力,加劇房地產行業債務風險。三是穩定房地產市場投資和消費。疏堵結合,合理增加人口淨流入城市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以及相關土地指標和信貸供給。合理保障資質良好的剛需群體的住房抵押貸款需求。加強住房開發貸款集中度管理,防止中小商業銀行貸款過度集中於個別房企。

  堅持以我為主實施國內宏觀政策,防範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可能引發的外溢風險。一是密切跟蹤研判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宏觀經濟形勢、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變化,針對發達國家宏觀政策調整對中國可能產生的外溢效應進行沙盤推演,提前準備政策預案。二是在美聯儲調整貨幣政策的窗口期,要審慎做好資本項目管理,防止熱錢大規模流入流出。堅持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彈性。三是堅持以我為主實施國內貨幣政策。面對中美經濟周期錯位、增速差收窄的格局,適度調高穩增長在宏觀政策制定中的權重,避免貨幣政策跟隨美聯儲被動收緊,避免人民幣“一攬子”匯率跟隨美元指數被動升值。四是密切跟蹤分析外需外貿形勢以及外貿企業經營情況,及時動態調整應對措施,鞏固疫情期間新增的海外市場。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