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增強製造業自主可控能力
http://www.CRNTT.com   2022-01-26 10:55:41


  中評社北京1月26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製造業是大國經濟的“壓艙石”,是現代產業體系的聯動中樞,也是國際競爭的核心領域。增強製造業自主可控能力是我國提高產業體系協調性、經濟運行穩定性和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我國製造業產業體系完備,且不斷向中高端發展,正加速融入全球產業鏈,競爭力持續提升。與此同時,製造業發展也面臨一系列難題,既有來自外部環境變化的衝擊與挑戰,也有製造業自身能力方面的短板制約。一方面,我國製造業在重大技術裝備、關鍵材料、核心零部件、高端軟件等方面較為依賴進口,一些高度國際化的優勢和支柱產業,如電子信息、汽車、高端裝備等,存在“卡脖子”隱患和斷供風險;另一方面,雖然我國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但在基礎共性技術、關鍵核心技術和未來前沿技術等領域仍積累不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明顯,特別是面對於我不利的外部環境,進一步實現創新突破的難度加大。與此同時,我國製造業具有強大的生產製造能力和顯著的規模經濟效益,但國際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一些國家在國際市場上高築壁壘,不僅在產品供需上進行“硬割裂”,而且在產業發展生態上推動“軟出局”,我國製造業在綠色低碳、知識產權、市場採購等方面都可能遭遇新的挑戰。

  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對國內發展的新要求和國際經濟形勢的新變化,必須不斷強化我國製造業的競爭優勢,持續提升我國製造業在全球價值鏈的位勢,關鍵要在提升自主可控能力上下功夫,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一是在分工合作中把握好內外平衡。必須看到,製造業已經形成全球高度分工的格局,著眼於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我們需堅持“向內發力”,穩步推進“卡脖子”隱患突出的領域實現突破,不斷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的能力和底氣;著眼於更好加強國際合作和擴大市場,我們還需堅持“向外拓展”,大力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通過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推動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增強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中的影響力。

  二是在體系優化中謀劃好動能接續。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系是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強大依托。一方面要穩基礎,高度重視傳統優勢產業、基礎產業對產業體系穩定高效運行的支撐作用;另一方面要擴增量,加強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系統性謀劃和鏈條式布局,爭取實現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甚至領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