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學者文章:烏克蘭危機讓歐盟再顯脆弱
http://www.CRNTT.com   2022-01-28 15:46:06


 
  烏克蘭危機是一個非對稱性衝突,面對普京強硬劃下紅線,美國和歐盟的立場顯得有些蒼白。拜登在定性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行動是所謂“輕微入侵”還是“襲擊”上猶豫不決,而歐盟在對俄羅斯制裁方面也態度遲疑,其結果就是戰略上令人難以信服。

  戰略上的模棱兩可實際上自2008年以來一直如此,當初北約布加勒斯特峰會曾承諾會讓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加入北約”,然而此後從來沒有進行過正式的談判。這兩個被莫斯科視為戰略敵手的國家,地位問題始終懸而未決,也沒有得到歸屬北約應有的安全保障。北約成員國一手製造了自己的兩難處境:它們不想讓烏克蘭加入北約,但又不想在俄羅斯施壓下關上大門。在這種情況下,東歐國家擔心未來美俄會達成交易,即短期內可能不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

  內部及歐美不團結

  幾天來美國的威懾姿態似乎變得強硬了一些,而且美國更喜歡在北約的框架下採取行動。包括丹麥、西班牙、荷蘭在內的多個北約國家,都向東歐增派了戰艦和飛機。法國稱也準備在北約框架內向羅馬尼亞派兵。

  拜登政府的外交努力重點是要獲得歐盟國家的支持,以便能夠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情況下對其實施“摧毀性”制裁,不過制裁的代價可能將主要落在歐盟國家頭上。然而,俄羅斯越是加大施壓力度,歐盟各國之間以及歐美之間的分歧就越大。簡而言之:確實有協商,但是歐美之間以及歐盟內部並不團結。波蘭、瑞典和波羅的海國家希望美國態度更強硬一些——也的確實現了願望,認為和普京展開對話就是一個戰略錯誤;而法國和德國卻主張歐盟與俄羅斯直接對話,希望能重新激活法德俄烏“諾曼底四方會談模式”。

  德國聯合政府內部在俄羅斯問題上有分歧,在北溪天然氣管道二線問題上搖擺不定,該項目是歐盟向俄羅斯施壓少有的幾個手段之一。而且,德國聯合政府拒絕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德國立場的走向將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歐盟對俄施壓能力的大小,也決定著美歐能否維持當前的協商狀況。如果歐盟真的想要發揮“地緣政治”作用就應當改變做法,減少對俄羅斯在戰略和政治上“代價不菲的依賴”。為此,歐盟要將經濟利益與地緣政治分歧區分開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