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垂直播疫添3廈 至少42居民撤離
http://www.CRNTT.com   2022-01-31 10:08:22


再多3棟大廈出現垂直傳播。圖為青衣宏福花園部分居民撤離。(來源:文匯報)
  中評社北京1月31日電/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本港再多3棟大廈出現垂直傳播,至少42名居民需要撤離,在檢疫中心過農曆新年,包括九龍觀塘區油塘的油麗邨雍麗樓、新界葵青區葵湧的石蔭東邨蔭裕樓、青衣宏福花園2座。第五波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樓宇內傳播較之前幾波疫情明顯增加,粗略統計今波先後有11棟“疫廈”需要部分居民撤離檢疫,有關大廈遍布全港各區,以公共屋邨為主。有專家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垂直或“打橫”傳播增加,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變種病毒的傳播力強,溫度、濕度適宜病毒霧化傳播,以及大廈結構性問題等,若居民能夠定期向廚廁內的U型管道注水,相信可最大限度減低風險。

  香港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日表示,昨日再多3棟大廈出現垂直傳播,部分居民須撤離。其中油塘油麗邨雍麗樓涉及26號坐向的高層單位,該大廈36樓以上、4個26號坐向單位的12名居民昨日撤離;葵湧石蔭東邨蔭裕樓涉及2樓至8樓06、07號坐向共14個單位,有關單位位於天井附近,逾30名居民須撤離;而青衣宏福花園2座則涉及12個單位,為26至32樓D座、E座單位的居民,人數有待統計。

  累計11廈曾垂直或橫向傳播

  香港文匯報昨日統計發現,包括上述3棟大廈,第五波疫情累計有11棟大廈曾出現垂直或橫向傳播,居民須撤離檢疫。最先出現垂直傳播的是大埔美新大廈,先後出現3宗D室居民確診,本月9日6樓或以上D室居民須撤離。隨後是深水埗大坑東邨東滿樓,專家懷疑病毒經渠管或抽氣扇傳播途徑,本月19日全樓14號坐向的居民撤離。

  本月24日,鄰近葵湧邨的大窩口邨富強樓,以及九龍黃大仙豪苑同日出現樓上樓下住戶染疫情況,其中豪苑疫情疑由一名養倉鼠的住戶引起,全樓E單位住戶須撤離。翌日,荃灣花園榮華閣B座亦因兩個5號坐向單位先後有確診,須撤離全幢4樓至18樓5號單位住戶,以及16樓至18樓和天台的4號單位住戶。

  本月27日再有3棟公共屋邨大廈均懷疑出現垂直傳播,須撤離部分住戶,包括彩雲一邨長波樓、葵湧邨雅葵樓和葵馥苑安葵閣,其中長波樓有橫向和垂直雙向傳播,至少16個單位出現確診。

  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表示,垂直傳播在過往幾波疫情中都有出現,但這波疫情似乎特別多,涉及諸多因素。“Omicron、Delta傳播力強都是一個因素,另外適宜的天氣、濕度可能造成霧化傳播增加,還有部分改造渠管等。”

  專家:非公屋居民勿掉以輕心

  雖然11棟“疫廈”中,僅有3棟是私人樓宇,其他均是公共屋邨,但林緯遜呼籲非公屋居民不應掉以輕心,“出現傳播的大廈較多是比較老舊的公屋,可能有一些是結構性的設計問題,或者渠管老化造成滲漏,但私人屋苑也並非沒有傳播風險,2003年淘大花園傳播‘沙士’都是私人屋苑,最緊要還是靠居民自己留意。”他建議市民每星期都要向廁所及廚房的U型管道注入幾百毫升水,可最大限度減低傳播風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