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粵港澳大灣區虎年首趟中老國際班列開出
http://www.CRNTT.com   2022-02-02 16:49:54


  中評社北京2月2日電/據南方日報報道,2月1日大年初一,隨著汽笛長鳴,滿載著“廣東造”優質工業品、電子設備及衣帽服飾的41075次列車從廣鐵集團廣州貨運中心深圳平湖南站駛出,開啟了奔赴老撾萬象的旅程。這是農曆新年大灣區開出的首趟中老國際班列,也是2022年大灣區開出的第50趟國際班列,已累計運送年貨與企業復產物資近5萬噸,開行數量同比去年增加75%。

  2021年,大灣區全年開行中歐、中亞、中老等國際班列390趟,開行數量再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大灣區國際班列開行數量漲勢依舊強勁,保持了日均開行1趟以上的頻率。1月份共開行中歐等國際班列49列,發送貨物2004個標箱,同比增幅達88%。

  2021年12月,“灣區號”等中老國際班列陸續開通運營。作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工程,中老國際班列對於發揮當地區位和市場優勢,促進與RCEP成員國的貿易往來提供了新的物流通道。

  春節期間,為確保班列持續高效開行,廣鐵集團廣州貨運中心平湖南貨運成立專項工作小組,提前備好優質箱體,壓縮裝箱時間,落實車源調送,科學鋪排運輸計劃,並安排黨團員業務骨幹在現場與站外裝箱點進行全過程盯控,確保各作業環節安全暢通。

  “中老國際班列的開行意義重大,安全工作容不得絲毫馬虎。”廣鐵集團廣州貨運中心平湖南貨運主管曾新民告訴記者,“我們積極與海關部門和物流公司溝通對接,召開協調會分析研究運輸中可能發生的問題,查找阻礙運輸能力提升的不利因素,並完善相應細化措施,全力為中老國際班列搭建安全綠色通道。”
春節“不打烊”的國際貨運班組

  特寫

  除夕當天的平湖南站,忙碌的場景仍然與平時無異。早上8時,營業大廳電話便響個不停。負責班列內勤工作的六名“娘子軍”,正忙著與客戶協調貨源,與車務、機務部門溝通發車計劃。

  “現在平湖南中歐班列延續增長勢頭,臨近春節,年貨需求量大,班列開行密集。春節期間我們‘不打烊’,按照往常的頻次正常發車。”貨裝值班員王光素告訴記者。

  盧夢玥是2021年入路的職工,今年是她在班組度過的職業生涯中第一個春節。此時的她,在師傅王光素的指導下,正緊張有序地工作著。她告訴記者:“雖然今年不能回家過年,但是我能將‘廣東造’年貨帶給‘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和地區,與他們一同共享‘中國年’,那會是給我的家人最大的寬慰。”

  中午12時,祝運軍正在班列集裝箱作業區檢查著現場作業情況。59歲的他,負責班列的外勤工作,今年是他職業生涯中的最後一個春節。“我們貨場比較偏僻,從車站走過來要半小時,在這裡吃飯能省下不少時間,我又可以多查驗幾個箱了。”剛做完安檢工作的他鬆了一口氣,和其他職工一同席地而坐,吃著剛送來的飯菜。他笑著說:“把貨物裝載在我們鐵路貨車上,我最擔心的時刻才剛剛開始。只有等這個貨物安全抵達到站,把貨物完整卸下,我的心才會真正地放下來。”

  放心不下中歐班列的,還有班組副主管周婷。周婷一遍又一遍地核對著物品清單,從紙箱裡取出不同品類的貨物進行核驗。

  “一個箱安檢下來至少需要三到四個小時,一天從我們手上安檢的貨物超過千餘件,每一件都不能掉以輕心,檢查完我們會對每個集裝箱進行拍照。”周婷說,今年大灣區中歐班列在平湖南站已開行10趟,已運送年貨物資和防疫物資共計640餘噸。

  夜深了,盧夢玥仍在認真核對著手上的票據。“填制中歐班列的貨票需要填對票上記事欄內的車次,同時要整理好國聯運單和報關單,要按照發送運單的順序對著箱號進行排列,容不得絲毫馬虎。”盧夢玥說。

  23時40分,周婷正在貨場檢查空平板車。“裝車前我要檢查一下車輛情況,這是我對中歐班列的承諾。”直至半夜,她才將50個集裝箱裝載狀態檢查完畢。

  第二天7時30分,天剛蒙蒙亮。“上線路要穿戴好反光帶和安全帽,注意作業安全。”車前會正在緊張有序地布置中。之後,祝運軍便再次對裝車後的車體和箱體進行檢查,他逐一核對施封號,並對箱體四個角件進行檢查,用粉筆在角件處打勾做記號。“檢查好了就可以發車了。”他自信滿滿地說。

  2月1日上午9時,虎年首趟滿載“廣東造”年貨的中老國際班列在大家的注視下順利駛離。(來源:南方日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