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深化新發展階段擴大內需的認識
http://www.CRNTT.com   2022-02-10 08:27:31


 
  關鍵是建立擴大內需的有效制度

  文章指出,當前,有效擴大內需依然存在難點、堵點,面臨體制機制等方面的障礙。

  適應消費升級和創新發展要求的供需動態平衡尚未形成。突出表現在供給和需求、投資和消費、政府投資和民間投資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動態適配機制、協調分工格局尚未形成,使供給不能很好地匹配需求乃至創造需求。

  流通對消費的促進作用未得到充分有效發揮。流通作為實現消費的前提條件、經濟循環的關鍵環節、完整內需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有效擴大內需具有支撐作用。當前,中國流通領域的新業態新場景供給不足,培育打造城市消費載體的力度偏弱,農村流通體系尚不完善,區域流通體系發展還不平衡,這些都對擴大消費和引導投資有所限制。

  支撐消費持續升級和國內市場提質擴容的能力偏弱。收入分配結構尚需優化,居民基礎消費能力有待提升;城鄉社會政策及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完善,降低了城鄉居民消費的意願;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偏低、結構不穩,不利於總體消費水平的提升,也難以發揮其對消費創新的引領功能。

  有利於釋放消費需求的市場環境有待完善。主要表現為監管能力有待提升,統一透明可預期的監管體系有待建立,高效快速專業的行業治理機制還不完善,支撐消費創新發展和投資有效跟進的政策體系需進一步優化,服務業也需進一步擴大開放,等等。

  解決這些問題,關鍵是要建立起擴大內需的有效制度。

  在思路上,需緊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適應新發展階段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構建覆蓋全領域、貫通全環節、統籌全周期和強化全要素的完整內需體系;適應消費結構升級和新科技革命發展新方向,構建以居民消費為主體的內需增長格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強大動力、築牢基礎。

  在實踐上,需著力增強消費和投資間的適配性、平衡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關鍵是遵循市場和消費的內在規律,順應新發展階段內需發展要求,面向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雙碳”目標等重大戰略任務,以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為關鍵點和主攻方向,壯大發展新動能,統籌增量與存量。

  在政策上,需增強各部門、各領域、各層級政策的協調性,破除抑制現有消費和投資潛力充分釋放的制度障礙,構建和完善適應未來消費創新發展新要求的制度支撐,統籌用好各類政策工具。

  具體而言,一是加快補齊短板,促進消費創新發展,完善適應擴大內需要求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進一步豐富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發揮好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重要作用;二是加快改革步伐,夯實擴大內需的制度基礎,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放寬市場准入,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構建和完善數據要素市場體系,發揮數據要素對創新發展的關鍵支撐作用,還要在規劃、土地、財稅、准入等方面探索形成擴大內需的有效政策體系;三是擴大制度型開放,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進一步加快社會服務領域的對外開放步伐,擴大優質特色商品進口,進一步豐富國內供給,推動國內國外投資、消費和貿易的一體化、聯動化發展;四是優化社會政策,提升居民消費保障能力和水平,提升就業質量和增加勞動者收入,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比重,完善相關稅收制度,促進完善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五是積極探索綠色消費制度,增加對綠色產品服務消費的補貼和個稅抵扣等激勵,探索建立覆蓋生產及消費的碳市場、碳賬戶,引導形成綠色健康消費風尚。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