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快遞“春節不打烊”別玩“假動作”
http://www.CRNTT.com   2022-02-10 16:41:58


  中評社北京2月10日電/據成都商報報道,若是沒法保證及時送達,那還不如該打烊打烊,免得讓人“先期望後失望”。

  “4天了,物流都沒有更新。”“6天了,還在轉運中心沒發出來。”“快遞確實發貨了,但一直要攬收到初七?”……據媒體報道,春節前夕多家快遞企業宣布“春節不打烊”,但在網上,不少消費者吐槽,自己的包裹在春節前就顯示已發出,但春節快過完了也未收到包裹,質疑“春節不打烊”是否只是喊口號。

  快遞“春節不打烊”,這本就是市場與民生各執“供”“需”一端的雙向奔赴,只是說,好事不應就那麼“爛尾”、承諾不該成空頭支票。這關乎市場信用,也關乎服務能力。

  說到這,很多快遞企業或許也覺得冤:快遞服務“春節不打烊”沒完全落到實處,不是自己有意為之,是現實所困——它是多重因素造成的,比如,今年春節期間的貨量比去年同期要多;比如,物流涉及電商、倉庫、驛站等各個環節,有些驛站關門或倉庫放假,會導致快遞員在末端派送效率大幅降低;比如,有些地方春節時的交通管制,會降低時效;比如,快遞企業允諾的加班費,抵擋不了很多快遞員回家過年的意願。

  這些情形真實存在,考慮到快遞物流服務的供需狀況在春節期間會短暫“失調”,處在末端的用戶對過年時的配送時效降低,該有起碼的理解與包容。

  可這不意味著,快遞企業沒有改善的空間。“不打烊”的確不等於所有地區、時段的快遞服務都能像平常那樣,但既然快遞企業用這類口號調高了用戶預期,就該盡量做好保障寄遞服務的相關預案,就算有的包裹沒法及時配送,也可以提前明確告知。

  此外,在智能物流倉配網絡已成型的情況下,電商平台與快遞企業宜及早根據快遞運力供需的大數據監測預測,對“不打烊”的但屬例外情形做出說明,並在消費者下單時加以提醒。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