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靈活就業需要靈活保障
http://www.CRNTT.com   2022-02-13 09:35:04


  中評社北京2月13日電/視頻製作、網絡主播、文案寫手……平台經濟、共享經濟蓬勃發展,孕育出豐富的就業方式,靈活就業也成為當下年輕人的就業新選擇。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截至2021年底,中國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2億人。

  廣州日報發表記者陳文傑評論文章表示,如今提起靈活就業者,已不再是過往“打零工”的形象。在新產業、新業態不斷興起的當下,靈活就業有了更加豐富多樣的組合形式。比如,你喜歡影視又擅長寫作,便可寫相關文案來賺取稿費;掌握某些專業知識又懂得視頻剪輯,可製作相關知識類短視頻來獲取流量、變現。在某種程度上,靈活就業實現了“做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來掙錢”這一無數“打工人”的樸素願望,讓不少大學畢業生群體對靈活就業心生向往。然而,靈活就業果真如此美好嗎?事情還需兩面看。

  文章認為,靈活就業看似靈活,實則“綁定”。從上述舉例中不難發現,靈活就業實際上是與個人的興趣愛好及能力深度綁定,尤其是後者。靈活就業在本質上不僅需要一技之長,而且是一技之專長,如此才能比較容易獲得市場認可,實現“靈活”就業。此外,用工形式看似靈活,但工作卻不見得“自由”。靈活就業雖然在工作地點、時間、用工關係都呈現出彈性化特征,但在勞動關係上,一定程度上也需要與互聯網平台產生綁定。若其沒有相關合理規範,很容易就會出失衡現象,如此前“困在算法中的外賣小哥”等。這些情況都會給傳統勞動關係和社會保障制度帶來新挑戰。

  文章指出,靈活就業需要靈活看待,更需靈活保障。對社會而言,靈活就業擴大了人們就業的選擇範圍,是對已有就業形式的有益補充。對個人來說,靈活就業在增長專業技術的同時,也能幫助自己摸索職業發展方向。但如果靈活就業相關社會保障問題無法解決,靈活就業可能就難以體現其靈活性,反而成為人們的無奈之選。因此,靈活就業需要有適應靈活就業的社保制度和必要的支持政策,並建立適應新就業形態的多樣化勞動標準體系。只有靈活完善的政策支持,為求職者提供制度兜底,靈活就業者才會更有幹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