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經評論:全球竭力對衝美加息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22-02-15 16:50:27


  中評社北京2月15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美國通脹數據上周繼續攀升,進一步強化美聯儲即將加息的預期。多個國家和地區未雨綢繆,持續施策對衝美聯儲加息可能引發的風險。這也反映出美元信用被極度透支後引起的深層問題。

  2月10日,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1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6%,同比上漲7.5%,創1982年2月以來最大同比漲幅,食品價格、電價和居住成本是上漲的主要因素。超預期的通脹數據引起市場震蕩,紐約股市三大股指10日均顯著下跌,對加息尤其敏感的美國國債收益率當天上漲,10年期國債收益率收於2.033%,自2019年8月以來首次突破2%。

  美國貨幣政策收緊時常產生巨大的負面溢出風險。正是考慮到此前的慘痛教訓,多個國家和地區從兩年前開始,就對美國超寬鬆政策保持高度警惕,並提前採取措施著手應對。

  首先,無論是新興市場國家還是發達經濟體,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主動加息。

  早在去年3月美釋放政策轉向信號時,巴西就率先加息,至今年2月2日將該國基準利率上調至10.75%,共加息8.75個百分點,創1999年3月以來最大幅度加息周期。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秘魯等拉美主要經濟體也陸續進入加息周期,政策延續至今年。此外,俄羅斯央行2月11日實施了去年以來的第8次加息,基準利率調整至9.5%。

  發達經濟體中,英國央行採取超乎市場預期的強硬政策,從去年12月至今兩次大幅度提升基準利率,以“應對通脹持續上升的壓力”。韓國從去年8月至今已3次加息,將基準利率由0.5%大幅提升至1.25%。

  有分析指出,美國貨幣政策收緊往往引起融資成本上升、金融環境緊縮、國際資本外流等問題,在一些經濟缺乏韌性、金融體系抗風險能力較弱的經濟體引發嚴重金融危機。雖然提前加息不能完全消解負面影響,但對這些經濟體而言,“預則立不預則廢”的積極因素依然明顯。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