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張浩然:台生赴陸減半因疫情 看好疫後恢復
http://www.CRNTT.com   2022-03-04 00:41:16


張浩然。(中評社 鄭羿菲攝)
  中評社台北3月4日電(記者 鄭羿菲)在台從事補教工作30多年的台北市補習教育事業協會總幹事張浩然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台生赴陸就讀高校人數減少,主要因素仍是疫情不穩,而非兩岸因素,2018年31項惠台措施後,也吸引不少非頂尖一般台灣高中生念大陸重點學校。大陸的學習環境與就業優於台灣,畢業後的工作是不需要擔心的。

  張浩然分享同學女兒的案例說,該生高中念美術相關科系,自己跟爸爸要求要住在武漢1、2個月等候武漢大學面試,那孩子是自己堅定想去武漢大學念美術相關科系,原因是大三就立刻會有企業聘去從事3D動畫相關工作,連爸爸都不知道女兒從何得來的資訊,他推斷應是網路世界資訊發達,自己找到相關資訊,從而堅定意志要去念大陸的重點學校。

  台北市補習教育事業協會總幹事、補教業品保協會秘書長張浩然告訴中評社,台生赴陸就讀的鼎盛時期是2016年以前,馬英九任內兩岸交流氣氛非常好,因此台生赴陸唸書比較多。陸委會曾統計過,自2011年到2017年每年赴陸就讀高校的人數分別是1433人、1858人、2314人、2259人、2137人、2183人、2567人。

  張浩然指出,台生赴陸就讀大學與鼎盛時期相較之下,大概少一半,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其次才是兩岸關係不好。家長不會因為兩岸關係就阻擾孩子去大陸就讀,有些台灣家長要孩子到大陸念書的意志非常堅定,為的是孩子未來的職場發展。台灣現在只有電子產業發展較好,其餘的發展環境對孩子來說不會有太大的幫助,孩子送到大陸唸書,畢業後的就業是不需要擔心的。

  張浩然認為,在香港、澳門的大學更能吸引想在畢業後,到各國發展的學生,主因是港澳大學是4年的全英語授課,畢業後學生英文能力並不弱,可直接到外國。2019年香港事件很多台生怕被波及紛紛返台,蔡政府提供優惠政策,讓這些學生可直接轉念台大,但最後只有1成的台生願意,其餘9成都回香港的大學唸書,這就是香港大學全英語授課的優勢,退一步來說,學生也多了到大陸發展的空間。

  張浩然表示,另外,中國大陸2018年公布惠台31項措施,對非頂尖、一般的台灣學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這些學生在台灣的學測成績中等,仍可申請到大陸不錯的學校,一來大陸學校讀書環境較好,再加上畢業後的就業環境發展比台灣優,自然成為家長與學生的吸引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