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紀委六次全會報告:數據呈現反腐成績單
http://www.CRNTT.com   2022-02-26 10:01:03


 
  國內正風肅紀、反腐懲貪,海外追逃追贓、開展“獵狐”,國內和國際兩個反腐敗戰場統籌推進,雙管齊下、同時發力,形成了完整的反腐敗鏈條。“天網2021”行動追回外逃人員1273人,其中“紅通人員”22人、監察對象318人,追回贓款167.4億元。

  紀委監委是執紀執法機關,自覺遵守黨紀國法,做嚴守紀律、改進作風、拒腐防變的表率,清除害群之馬,保持隊伍純潔,是黨中央的一貫要求。紀檢監察機關自覺檢視“燈下黑”問題,加大嚴管嚴治、自我淨化力度。全國共談話函詢紀檢監察幹部9562人,採取組織措施9685人,處分2985人,移送檢察機關111人。

  “四種形態”是新形勢下管黨治黨的利器,是紀檢監察機關執紀執法的重要遵循,是貫徹“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方針、一體推進“三不”的重要途徑和載體。從具體數據看,2021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212.5萬人次,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種形態分別占比70%、23.2%、3.3%、3.5%,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相統一。第一種形態占比較2020年擴大1.9個百分點,前兩種形態占“四種形態”總數達到93.2%。數據的背後表明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做實做細監督第一職責,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已成共識,使紅臉出汗、咬耳扯袖成為了常態。

  把握“懲、治、防”辯證統一關係,把“三不”一體推進方針貫徹到正風肅紀反腐全過程各方面,在嚴厲懲治、形成震懾的同時,積極推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構建完善長效機制,提高治理腐敗效能,使標本兼治的綜合效應日益凸顯。2021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提出紀檢監察建議9.9萬份,以問題推動查補漏洞、以案件促進整改整治、以典型的人和事開展警示教育。

  “有了問題,真的給黨組織敞開來講清楚,越早治越好。”“為什麼要主動投案,我覺得實質上我心裡一直壓了一塊石頭,只有早投案、早交代,才能早一點把心裡的石頭放下。”在年初播出的電視專題片《零容忍》中,中國科協原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陳剛,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原書記劉川生等人講述了自己主動投案的思想歷程。

  在高壓震懾和政策感召下,黨的十九大以來,主動投案人數大幅增長。2021年,有3.8萬人向紀檢監察機關主動投案,比2020年多出了2.2萬人;有10.4萬人向紀檢監察機關主動交代問題。

  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反腐敗工作力度不斷加大,綜合效果持續向好。2021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接收信訪舉報386.2萬件次,其中檢舉控告類135萬件次,比2020年有所下降。綜合這些數據來看,每一項數字的背後,無論“增”或是“降”,都充分印證了黨中央關於“管黨治黨寬鬆軟狀況得到根本扭轉,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並全面鞏固”的重大判斷,也傳遞出嚴字當頭、一嚴到底,把嚴的標準、嚴的措施貫穿全面從嚴治黨全過程和各方面的強烈信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