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改革向縱深推進,國企活力更足
http://www.CRNTT.com   2022-02-27 11:31:27


  中評社北京2月27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

  2021年,中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6.3萬億元,同比增長19.5%;實現利潤總額2.4萬億元,同比增長30.3%,主要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水平。亮眼成績單背後,離不開國企改革向縱深推進——2020年啟動以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已圓滿完成七成目標任務,取得一系列重要階段性成果,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

  全面落實“兩個一以貫之”,提升董事會建設和運行質量

  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成熟

  2021年11月底,由中國華能主導研製的全球單槽產能最大碱性制氫水電解槽成功下線,標誌我國已成功掌握高性能大型電解制氫設備關鍵技術。取得創新成果,中國華能外部董事發揮了重要作用——2020年11月,外部董事在調研中提出優化集團氫能產業布局的建議,此後集團多次專題研究,並成立氫能科技公司,加快推進相關項目。近兩年,中國華能通過發揮外部董事“決策專家、經營顧問”的作用,有力推動了董事會科學高效決策。

  以董事會建設為重要突破口,國有企業正加快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通過三年行動,各級國有企業已基本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子企業層面完成外部董事占多數的比例分別達到99.3%、94.2%。

  董事會要廣泛覆蓋,更要提升功能。不少國有企業展開積極探索——中遠海運採取內部轉任與外部選聘結合方式,建立外部董事人才庫,定期組織董事履職培訓和董事會工作培訓;國家電投在集團範圍內組織多輪公開選聘,遴選組建了一支46人的專職董事隊伍,全面實現二級子企業外部董事專職化;深圳投控立足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功能定位,將不超過淨資產20%的境內主業投資的決策權限授予董事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

  通過實施三年行動,國有企業董事會建設和運行質量得以提升,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也實現更好統一。南方電網針對此前黨組前置研究討論方式較單一、與董事會決策內容交叉等問題,根據不同事項特點,創新探索出“制度審議、綜合審議、一事一議”三種前置研究討論方式。國家電投明確董事會將部分非重大經營事項授權董事長、總經理會議決策。目前,全部中央企業集團公司和地方一級企業、絕大多數中央企業和地方重要子企業已制定清單,更好釐清了黨組織與董事會之間的權責邊界。

  完成一系列重大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

  結構布局更優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有利於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有利於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於放大國有資本功能的方針,推動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中國星網、中國電氣裝備掛牌成立,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聯合重組,中國電科重組中國普天,鞍鋼重組本鋼,國家管網集團資產重組順利完成,煤炭、醫療等領域專業化整合深入推進,天翼雲、海工裝備創新平台加快落地……2021年,國企重組整合蹄疾步穩、舉措頻出。

  ——推進央企之間、央企與地方國企之間以及地方國企之間戰略性重組,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2021年5月,中化集團、中國化工通過重組實現“強強聯合”,成為資產過萬億元、員工超20萬人的“產業巨輪”,增強了中央企業在種源、化工等領域的核心競爭力。重組後,中國中化已完成農業種業板塊整合。

  實現“1+1>2”的重組目標,關鍵在於整合融合。三年行動中,中國船舶持續推進集團總部機構改革、船海服務業和智庫機構專業化重組整合,新組建了重大工程管理中心、未來發展研究中心和裝備保障中心等,通過內部整合激發化學反應。山東港口集團對省內港口資源重組整合,將各單位非傳統裝卸業務歸類重組,成立若干板塊集團,實行業務專營,緩解了同質化競爭、資源浪費等問題。

  ——推進專業化整合,提高產業集中度和企業核心競爭力。

  2021年12月6日,中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成立。這家股權多元化中央企業以原中國鐵物與中國誠通的物流板塊為基礎整合而成,同步引入東航、中遠海運、招商局等作為戰略投資者。中國物流業務涵蓋倉儲、運輸、包裝、跨境電商、國際貿易等業態,為打造世界一流現代物流企業打下了基礎。

  2021年12月23日,又一家新央企——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在江西贛州成立。中國稀土由中國鋁業、中國五礦、贛州稀土等公司的稀土板塊整合而來,將聚焦稀土的科技研發、勘探開發、分離冶煉、精深加工、下游應用、成套裝備、進出口貿易等業務,暢通稀土產業鏈上下游及不同領域之間的溝通銜接,致力打造一流稀土企業集團。

  2022年,國務院國資委將重點通過推動各類企業間與企業內部專業化整合,加快形成一批板塊清晰、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企業。

  完善科技激勵機制,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產業鏈“鏈長”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