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用“長牙齒”措施保護耕地健康
http://www.CRNTT.com   2022-02-28 09:22:29


  中評社北京2月28日電/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體現出中央對保護耕地安全的重視與決心。糧食生產的自然基礎和資源保障是耕地,確保糧食安全首先要確保耕地安全。擁有數量充足、質量健康的耕地儲備,是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

  經濟日報發表中共山東省委黨校中國農民思想文化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教授周其森文章表示,當前,中國某些地方的耕地健康現狀尤應值得關注。主要表現為:土壤板結嚴重、土壤的酸碱度失衡、耕地糧食生產能力下降、部分耕地重金屬含量超標等。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有多種。有的是種植戶為了刺激耕地產量,不斷加大化肥農藥用量,造成了惡性循環;有的為了追求土地最大產出率,常年幾乎不讓土地休息,嚴重透支了地力;有的是由工業污染所致,比如工業污水、廢棄物、農用薄膜和工業氣體的長期污染;還有的是有人對秸秆還田存在誤區,認為越多越好,以至於過度秸秆還田引起分化不充分導致土壤結構劣化,農作物成片幹黃枯死。

  文章提出,解決上述問題,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是加大全民耕地保護教育,培育科學耕地安全觀。耕地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但是,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和城鄉社會的變革,各類新型耕地經營者的出現,以及各種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產生,使得人們對待土地的感情逐漸變得複雜,單純以經濟效益來衡量耕地價值等現象也隨之出現。一些違背農業生產和耕地基本規律的手段進入到土地經營領域,對耕地健康造成衝擊。對此,加強全民耕地健康教育、培育科學的耕地安全觀,顯得尤為重要。

  二是建立耕地監測監管機制。耕地監測是確保耕地健康安全的必要條件。實踐證明,耕地監測機構健全、土壤檢測監管專業化程度高的地方,耕地健康狀況相對較高。目前,一些地方尚未建立專業化的耕地土壤檢測機構。有必要考慮建立政府部門、耕地經營主體和社會共同參與、協調聯動的耕地健康保障體系。既要建立健全各級各類檢測監督機構,為耕地健康提供基本保障,又要提高各類經營主體的責任意識。

  三是建立整體性的土壤檢測服務平台。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要求在耕地安全保障方面打破傳統農業生產的封閉模式和信息壁壘,充分運用各類數字化手段,為各地耕地保護提供跨區域信息支撐和技術服務。在分門別類建立各類耕地檢測數據、建立整體性土地健康檔案、摸清全國耕地基本狀況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建立專業技術人才信息平台,做到應保盡保,供需平衡。

  此外,確保耕地安全,既要充分運用好現有的法律法規,又要盡快完善耕地保護法律制度,通過法制的完善來健全耕地健康的屏障。並且,要充分運用經濟手段,讓耕地保護者得實惠,讓污染耕地者受懲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