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網軍”對社會輿論導向的影響及對大陸啓示
http://www.CRNTT.com   2022-04-03 00:13:45


 
  1、抹黑毛澤東主席。曾經的“皇漢”群體涵蓋了一部分保守派,但是他們終究是愛國者,因為當時美國對中國瘋狂的和平演變,已經到了徹底否定中國歷史的地步。但是,後來“皇漢”群體的大分裂,就是因為大多數人不能忍受群體內部的“封建老僵屍”:他們厭惡革命,惡毒攻擊一切少數民族,認為我們當年的革命給與了少數民族平等的地位,是“背叛祖宗”。正是因為這群人的存在,“皇漢”群體成為了人見人嫌的蒼蠅臭蟲,所以他們與古墓派國粉、台灣“1450網軍”的合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全面否定施琅。那些皇漢遺老們祇認可大明的合法性,認為清朝是異族政權,於是台灣的“1450網軍”順著這個理論往下走——我大明最後剩下了什麼呢?就是鄭成功在台灣的割據政權。這就是皇漢網軍叙事的一個特點:掐頭去尾。他們不會說我大明最後“海盜守國門,流寇死社稷”,這時候不黑農民軍了,也不說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中解放了台灣。而是喊出鄭成功在台灣繼承了大明正朔,所以施琅投降滿清是大漢奸,所以滿清攻占台灣是“非法”的,是要在歷史上被唾棄的。

  3、宣揚兩種錯誤史觀。這種說法非常具有迷惑性,至今覺得施琅是漢奸的人也大有人在。然而施琅是不是漢奸并不重要,祇是有些人想通過此否定武統台灣的合法性叙事,這才是根本。台灣網軍的切入點很高明,因為大清也是一個很危急的朝代:前期靠漢奸帶路黨,攫取了李自成農民起義的果實,而實行一番大屠殺;中期大興文字獄,思想界萬馬齊喑;後期喪權辱國,淪為“洋人的朝廷”。所以你要從“明粉”或“清粉”的角度去談這個問題,恰恰就陷入了他們的話語陷阱。但我們不講這些東西,我們認為封建王朝都是封建的,是有劣根性的,之後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再後來有了新舊民主主義革命,這就是唯物史觀的歷史視角——簡而言之我們是“1840史觀”,方法論用的是唯物主義與階級鬥爭;而皇漢和台灣網軍,搞的是“1644史觀”,根源是日本人那一套史觀——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

  4、進一步割裂新疆、西藏、內蒙與祖國的歷史。為什麼台灣網軍要翻出皇漢遺老的東西,炒作“1644史觀”,其惡毒用意遠不止於此。如果大清是一個“非法的”“邪惡的”政權,那麼大清的一切都是需要否定的。中原王朝穩定控制新疆、內蒙、西藏等地,其實是從清朝開始。但是“1644史觀”全面否認清朝,就意味著你無法再重新審視西南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歷史,接受了他們扭曲的叙事,就會變成了:我台灣是割據政權,同樣新疆、西藏、內蒙也是割據政權,各種分裂勢力就會在“1644史觀”的叙事下徹底失控。

  5、否定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合法性,進一步否定新中國的合法性。這是台灣網軍借用與衍伸皇漢惡臭理論的根源。他們利用的就是二極管邏輯:大清取代了大明正統,所以推翻大清的民國才繼承了正統,那麼把“正統”趕到台灣的……自然就不言而喻了。所以他們為什麼一定要把施琅徹底否定,就是為了影射當下。

  因此,在“1450網軍”如此顛覆三觀的操作下,台灣輿論的風向飄擺不定,台灣民衆的思想極易被洗腦,給兩岸的隔閡又蒙上了一層隱形的紗。

  四、民進黨當局動用媒體力量,加強意識形態議題操作

  近年來,民進黨當局依靠手中權力,加大對媒體與社會輿論的操控與操弄。主要采取如下幾種做法。

  (一)操縱綠媒,抹黑大陸。民進黨肆意操縱親綠媒體,雇傭大量網絡水軍,在綫上和綫下對祖國大陸進行誣衊攻擊,持續抹黑祖國大陸發展建設成就,誤導和扭曲島內民衆對祖國大陸的認知,加大島內民衆對祖國大陸的疏離。

  (二)炒作議題,離間兩岸關係。民進黨利用所謂“新冠肺炎疫情溯源”問題、參加東京奧運會、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等議題,炒作政治敏感話題,編造所謂“大陸打壓”謊言,企圖製造島內民衆“反中、仇中”情緒,離間兩岸同胞感情。

  (三)勾結外方,惡意攻擊大陸。近年來,民進黨加大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勾連,企圖參與美國主導的所謂“民主價值”架構平台,附和美國等西方國家炒作涉疆、涉港等敏感議題,為亂港分子“撑腰打氣”,夥同美國等西方國家加大對中國大陸的意識形態滲透策反,不斷製造麻煩。

  (四)出版濫發,操控輿論謠言。特別是民進黨在島內出版發行抹黑、攻擊祖國大陸的出版物,製作播放各類帶有意識形態特性的網絡視頻,并妄圖向祖國大陸傳播。2021年1月,親綠媒體發布所謂“大陸疫苗外交,大陸‘疫’團亂”假新聞,聲稱大陸為拉近與外國關係而大量出口疫苗,導致自己疫苗接種不足,影響群體免疫進程。而事實卻是,祖國大陸在短短數月內就實現超10億劑次疫苗接種。

  台灣社會輿論卻陷入了歧途,導致一些台灣民衆難以分辨善惡,尤其是對於“三觀”尚未完全形成的青少年來說,這些不良信息對其身心健康成長更是害莫大焉。

  五、台灣“網軍”問題對大陸加強網絡新媒體發展與監督的啓示

  網絡新媒體仍在迅速發展,對社會輿論的影響持續增強。台灣網絡媒體的發展尤其是網軍的形成及對社會輿論的操控影響重大,也引起很大社會政治爭議。大陸方面應重視這一問題的關注與研究,同時對大陸加強網絡媒體發展與監督也有重要啓示。

  (一)相關部門應努力提高網絡新媒體工作人員的個人素養,樹立正確輿論導向。一是要轉變觀念,增強開展網絡創作的戰略意識,如陣地意識、真理意識、民情意識等,同時還要確立現代網絡觀念、網上服務觀念、網絡學習觀念;二是要深化認識。提高思政工作水平,刻苦鑽研、強化理論學習,提高“九二共識”的導向地位,樹立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政治觀點,培養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事業心;三是拓展知識面,不斷提高完善自身綜合素質,培養創新意識,提高自身敬業精神。

  (二)加大思想道德培訓,提高網絡媒體的工作質量水平。 一要進一步加強思想理論建設,通過樹立兩岸和諧關係,加強兩岸友好互動的宣傳教育,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主動權;二是通過加強正面宣傳、強化聯動宣傳、強化輿論引導,營造改革發展的良好輿論環境;三是突出教育引導、突出專項治理、突出制度建設,搶占網絡輿論新陣地、建設高質量網絡隊伍、依法強化網絡信息管理,使網絡空間清朗起來。

  (三)應主動引導發展網絡新媒體、維護網絡空間安全秩序的國際輿論,以清晰的正面形象樹立“地位”。可通過積極參與兩岸互動交流活動,加強網絡空間的多邊合作,充分表達“對兩岸和平統一有著強烈的期盼”的美好願望,樹立中國的大國形象,開設兩岸民衆交流平台,并引導網絡輿論應朝著理性方向發展的目標,更多實現網絡輿論的正面價值。

  (四)重視國際話語權掌控,妥善應對敵對勢力可能針對中國網絡新媒體製造的輿論漩渦。近年來,圍繞網絡安全問題,一些國家或地區自己在大肆進行網絡滲透的同時,卻在極力製造焦點事件,醜化中國形象,轉移國際視綫。在新型戰略力量成軍之際,大陸必須及早預測可能出現的種種妄議和猜忌,準備好相應的反制預案,及時引導輿論回歸冷靜和理性。在此過程中,還應積極參與相關的國際規則研討和制定,介入應對網絡安全危機的國際合作,并通過主動邀請媒體采訪,發布權威信息,增加過程透明度,讓虛幻的網絡安全輿論漩渦及時得到化解。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2年3月號,總第291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