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去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處分4806行賄人
http://www.CRNTT.com   2022-03-02 09:57:43


 

  本該公平參與市場競爭,但一些老板卻把行賄當作“賺快錢”“走捷徑”的手段,行賄金額動輒數百萬甚至數千萬元。從行賄領域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公共資源交易等政策支持力度大、資金密集、資源集中的領域環節是“重災區”;從行賄對象看,行賄者通常針對幹部身份特點精准“圍獵”,甚至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團隊運營”;從行賄方式看,有的放長線釣大魚,用細水長流的人情往來經營長期穩定的關係,甚至將行賄“期權化”“長期化”。一些行賄者不滿足於謀求經濟利益,還試圖撈取政治資本,或為謀求職務晉升頻繁“跑買送”,或為撈取政治身份大肆拉票賄選。

  儘管當前行賄手段呈現隱蔽化、多樣化、複雜化等特點,但仍掩蓋不了其賄賂權力、權錢交易的本質。行賄者花樣翻新、不擇手段地“圍獵”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目的是想以不正當手段謀取非法利益,把行賄視為“一本萬利”“穩賺不賠”的投資。

  “受賄者利用職務便利‘回報’行賄者,肥了自己、損了公家,侵害的是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江蘇省常熟市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副主任朱蒙說,受賄行賄不僅造成國有資產、國家資源流失,還會損害政商關係和營商環境,破壞政治生態和社會風氣。

  走歪門邪道的“風生水起”,合規經營的反而“生財無望”,“市場經濟一旦陷入‘劣幣驅逐良幣’的態勢,最終受害的是每一個企業、每一位市場參與者。”雲南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佴澎分析指出,買通某個領導幹部或者關鍵崗位的公職人員,企業就可以不重視創新、不重視服務,甚至不重視規則,如果這樣還能贏得市場和利潤,勢必會造成惡劣的示範效應。久而久之,將擾亂市場的公平競爭和市場主體的健康發展。

  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打消行賄人的僥幸心理和投機心態,讓行賄人付出沉重代價

  “2021年1至11月辦理的行賄案件數量明顯增加,同比2020年上升了18.3%。”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廳廳長史衛忠介紹,2021年1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行賄、對單位行賄、單位行賄、對有影響力的人行賄案件共計2717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