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美對俄制裁可能刺激中國芯片自給自足
http://www.CRNTT.com   2022-03-09 09:07:45


1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羅俊傑,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在發布會上介紹2021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並答記者問。
  中評社香港3月9日電/分析人士指出,對俄羅斯實施的全面制裁——阻止該國從全球市場進口芯片、計算機、電子產品等——很可能會加快中國在半導體產業領域實現自力更生的步伐。

  新加坡《海峽時報》3月7日載文《美國制裁俄羅斯可能刺激中國推動芯片自力更生》,文章說,與俄羅斯一樣,中國目前也缺少先進芯片制造能力,但中國最重要的長期政策目標之一就是實現半導體產業獨立和自力更生。2019年當美國對華為公司實施制裁、切斷海外芯片供應導致該公司的手機業務遭受巨大影響時,這種自給自足的重要性就變得愈發明顯。

  中國一名芯片行業顧問說,中國會“觀察”美國對俄制裁的影響并吸取教訓。“俄羅斯發展芯片產業的努力失敗了,現在依賴進口外國半導體。”

  2020年華盛頓將中國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中芯國際納入制裁範圍,進一步阻礙了中國爭取科技優勢地位的計劃。

  過去10年,作為全球最大的芯片進口國,中國向半導體產業投入大量資金,力爭在2025年實現自給率達到70%的目標。

  得益於風險投資和政策激勵,中國的芯片產業發展很快,但中國在全球芯片出口中所占份額仍然很小。“俄羅斯的芯片消耗量不大,其中超過一半或許來自中國。”香港城市大學研究中國科技政策的專家道格•富勒博士說,“如果來自其他地方的芯片供應完全被切斷,中國可能會獲得額外的2億美元出口,但有些芯片中國目前也無法生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