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公網:盡快把援港物資送到市民手上
http://www.CRNTT.com   2022-03-14 15:28:19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據大公網報道,在中央全力援港抗疫以及香港實際抗疫成效之間,存在著“溫度差”和“時間差”的問題。一方面,數十萬市民居家抗疫,迫切需要抗疫物資;另一方面,大量中央援港物資封存於倉庫中,未能及時派上用場,情況令人痛心。特區政府必須切實履行好主體責任,從指揮、統籌到落實的每一個環節,都要認真查找不足,杜絕官僚作風,全力提升效率,盡快打通援港物資送到市民手中的“最後一公里”。

  中央惦記香港市民健康安全,這絕不是一句空話,而是通過一系列具體行動體現出來。從派出專家組和抗疫人員,到供港物資由陸路、水路、鐵路“三路並進”,再到夜以繼日為香港建造方艙醫院等等,無不是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有內地供港物資單位表示,中央要求援港,相關部門都立下“軍令狀”,想盡一切方法,窮盡一切途徑,將有關物資準備好並送到香港,不敢有一刻耽誤。

  可惜,香港在善用中央援港抗疫資源方面存在嚴重不足。內地屠宰人員來港多日“無工開”,方艙火速建成但使用率不高,蔬菜供應恢復正常但價格依然偏高、市民難享實惠等等,都一再引起批評。同樣令人無法接受的是,中央火速供港抗疫物資的分派嚴重滯後,有傳媒報道分派率僅有10%,令人震驚。

  昨日特區官員表示,今日派發的抗疫物資中將會包括血氧儀。問題是,早在3月初香港已收到內地送抵的41萬套血氧儀,也就是說從抵港到落到市民手中,足足遲了10天。血氧水平是評估感染者是否需要送院的其中一個重要指標,中央支援血氧儀可謂雪中送炭,香港有了寶貴的儀器卻沒有及時分派到有需要者手中,好比戰士上戰場卻沒有子彈,這仗怎麼打?

  屯門內河近日停泊了大量內地貨櫃船,也反映香港物流渠道不暢的事實。這些船載運抗疫物資,但泊岸卸貨一般需輪候4至5小時,做登記手續又耗費數小時。有內地單位指出,準備好了大批物資,但停靠香港碼頭太慢造成物資積壓。特區有關部門則稱不少碼頭工人確診,人手短缺影響了物流效率。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