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大宗商品價格異動調查
http://www.CRNTT.com   2022-03-14 17:41:43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據證券日報報道,去年以來,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投資者的收益卻並非一邊倒,爆倉和穿倉情況時有發生。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到多家期貨公司和營業部走訪後了解到,在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下,部分投資者賺得盆滿鉢滿,階段性獲利甚至達到上億元;也有部分投資者因風險控制不佳,出現爆倉或穿倉的情況;還有部分投資者玩得很絕,在期貨公司要求追加保證金時,直接把期貨公司“拉黑”。

  期貨單邊行情

  讓部分投資者很“受傷”

  疫情發生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不時出現異常波動,部分品種更是出現階段性單邊行情。比如,國際油價曾經出現“負值”行情,近日出現的單邊上漲更是一度挑戰140美元/桶大關。在內外盤聯動的背景下,國內商品期貨市場也劇烈波動,近日滬原油和滬鎳期價甚至多次出現漲停一幕。

  對於期貨市場的劇烈波動,不同投資者的感受也大不相同:一方面,多頭投資者大獲全勝;另一方面,空頭投資者虧損嚴重,爆倉與穿倉事件多有發生。

  “爆倉”,是指投資者保證金賬戶中的權益為負值時,由期貨公司強平後僅剩餘部分資金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投資者與期貨公司之間尚不存在償還需要。“穿倉”,則是指投資者賬戶上的權益為負值的情況下,即便賬戶上的持倉被期貨公司強行平掉後,仍然倒欠期貨公司錢的行為。

  《證券日報》記者近日在走訪後發現,部分期貨公司的投資者由於持倉的期貨品種出現單邊行情,自己的交易方向與期價走向相反,已出現多起爆倉或穿倉的情況。

  “今年以來,受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影響,滬原油期貨價格多次出現漲停,很容易引發爆倉或穿倉事件。但目前來看,國內期貨市場整體風險相對可控,出現穿倉的情況並不多。”北京一家期貨公司的首席風險官對記者表示,近期國際油價出現的單邊上漲行情是階段性的,對滬原油價格的影響也是階段性的。國內投資者對此預期比較充分,大多能在暴漲前做好準備,因此出現穿倉的情況並不多。

  “雖然有投資者逃過了原油期貨價格單邊上漲帶來的損失,卻未能在鎳期貨價格的單邊上漲中幸免。”北京另一家期貨營業部總經理向記者表示,近期國際鎳期貨價格漲勢汹汹,令很多投資者始料未及,等到反應過來再去平倉,已經來不及了。

  上述期貨公司首席風險官也表示:“此次倫敦交易所鎳期貨出現的單邊上漲行情太過極端,由於LME對期貨品種不設漲跌停板,倫鎳在部分交易時段一度出現60%、80%的極端漲幅,市場風險無限放大。與之相比,國內鎳期貨價格雖然設定了12%至17%不等的漲跌停板限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風險,但暴露出來的風險仍然不小。一旦滬鎳期貨出現連續幾個漲停的極端走勢,做空的投資者仍無法及時回避爆倉或穿倉的風險。”

  “近期滬鎳期貨出現的極端走勢,已導致好幾個客戶穿倉,客服經理每天都加班到很晚,大部分時間都在向客戶追討保證金。投資者對期貨風險的承受能力不一樣,有的客戶爆倉後能順利補回保證金;有的客戶爆倉後直接‘躺平’,連電話都不接,甚至在接到幾次電話後直接將客服‘拉黑’。”前述期貨營業部總經理對記者表示,“好在這種客戶是少數,所以公司整體風險還是可控的。”

  客戶賴賬

  讓期貨公司很“頭疼”

  記者走訪後發現,今年以來,雖然多個期貨品種出現單邊極端行情,但暴露出來的風險卻整體可控。北京一家期貨公司的高管告訴記者,與往年相比,今年出現爆倉或穿倉的公司客戶數量並不多,涉及資金量也不高,年內合計穿倉資金不足40萬元,且客戶基本能在當日收盤後及時追加保證金,這說明投資者的心態更加成熟,對期貨市場交易風險的承受能力也更強。

  據這家期貨公司的風控部門工作人員介紹:“今天公司全部穿倉的客戶僅有一人,涉及資金量很低,不足600元。”這家期貨公司的高管對記者補充稱,這也是今年穿倉客戶損失資金量最少的一個。

  前述接受採訪的期貨營業部總經理表示,雖然大多數客戶的期貨投資更加理性,對風險的整體承受力也更強了,但仍免不了有賴賬行為的出現。有位投資者穿倉資金不足1萬元,不願追加保證金,還直接把我們客服“拉黑”了。這對我們來說非常尷尬,主要是維權成本太高了。

  據該期貨營業部總經理介紹,“為了追討這1萬元的穿倉損失,我們需要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去處理,工作人員包括財務、客服、法務等,費時費力不說,還要走司法程序,維權成本太高了。如果我們不追討,這部分損失就要由公司來承擔,最後很可能由營業部來買單。如果這樣的客戶數量多了,營業部也吃不消啊。”

  期貨交易,有買就有賣,有賠就有賺。上述期貨公司首席風險官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獲利最高的,與去年相比還有點差距。去年,我們公司曾出現獲利上億元的客戶,在某一階段收益更是超過2億元。

  該首席風險官認為,投資者能夠獲取高額收益,一方面得益於期貨公司給予的周到服務,尤其是在期價波動劇烈時給予的指導;另一方面得益於投資者自身的理性交易,以現貨市場價格為基準做出理性的期貨價格判斷,在盈利時能夠及時離場,落袋為安。”

  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越劇烈,對風控的要求就越高。今年以來,伴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劇烈波動,期貨交易所不定時地對會員單位進行風險提示,並採取提高保證金比例和漲跌停板等舉措,穩定市場交投情緒,甚至對部分品種採取了“暫停交易”的措施,對市場投機行為進行了有效抑制。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評價稱,這些舉措強化了期貨公司和投資者的風控能力,近年來已很少出現較大的虧損事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