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科技冬奧”照見“創新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22-03-16 15:33:35


  中評社北京3月16日電/據人民網報道,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為各國冰雪運動員提供了超越自我的舞台,也打開了一扇觀察中國科技創新的窗口。從碳排放趨近於零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到風馳電掣的“獵豹”攝像機;從京張線上世界首列無人駕駛的高鐵,到奧運史上首次機器人水下傳遞火炬……科技感、未來感十足的技術和設備,為“科技冬奧”寫下生動注腳。

  為世界奉獻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離不開強大科技實力的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同我們國家的強國之路一樣,中國冰雪運動也必須走科技創新之路,一方面要堅持自主創新,一方面要積極吸收世界上的先進技術和訓練方法”。早在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就強調,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要突出科技、智慧、綠色、節儉特色”。冬奧申辦成功以來,《科技冬奧(2022)行動計劃》全面推進。通過組織實施“科技冬奧”重點專項,我們攻克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示範了一批前沿引領技術,轉化了一批綠色低碳技術,折射出我國體育科技走向高水平自立自強的不凡歷程。

  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過程中,科技創新貫穿場館建設、基礎設施、智慧服務、轉播技術等方方面面。在辦賽方面,破解雪車雪橇賽道、場館建造運維難題,打造綠色低碳和智慧場館;在參賽方面,重點研發科學化訓練方法和裝備,助力運動員向更快、更高、更強突破;在觀賽方面,研發雲轉播平台、智能語音服務等技術,提升觀眾觀賽體驗……科技創新,成為運動員實現夢想、冬奧盛會成功舉辦的重要支撐。同時,我們把貫徹新發展理念與綠色辦奧相結合。比如,賽事期間,北京冬奧會所有場館實現100%綠電供應;用薯類、秸秆等可再生資源為原材料,為冬奧村生產可降解餐具,等等。這鋪就了北京冬奧會的“綠色之路”。

  圓滿完成的冰雪之約,展現了我國自主創新的能力和底氣,為中國製造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驅動力。從採用仿生材料設計的高性能服裝,到體型龐大的雪蠟車,這些令人振奮的“中國製造”,提升了冰雪裝備自主研發和供給能力。中國設計、中國技術、中國材料,匯入中國製造提質升級的大潮,為中國冰雪運動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我國首台碳纖維雪車比國際同類產品風阻系數低8%,“水立方”成為世界首個實現水冰轉換的雙奧場館,國內冬奧標準的冰狀雪賽道實現零的突破……有關部門、科研機構和企業通力協作,“科技冬奧”重點專項中500多家單位、超過萬名科研人員攻堅克難,實現了一次次從無到有的蝶變,一項項替代方案的優化。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