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市場主體為重心 促進宏觀政策和微觀政策深度融合
http://www.CRNTT.com   2022-03-17 08:32:38


 
  著眼於從根上“澆水施肥”

  文章指出,事實上,近幾年特別是2020年以來,中國宏觀政策配置的著力點和著重點,從總體上來看就是扎根在市場主體身上的。直面市場主體需求,圍繞市場主體精准實施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就業政策,著眼於從根上為市場主體的發展“澆水施肥”,成為中國宏觀政策配置的全新景觀。

  比如,作為積極財政政策主要舉措的減稅降費,其運行機理和行動路線與既往大不相同:其一,在給誰減降稅費的問題上,鎖定的主要是市場主體而非一般意義上的納稅人。明確作為重點減降對象的,是涉市場主體稅費而非涉自然人稅費。其二,在減降什麼稅費的問題上,鎖定的主要是市場主體繳納的流轉性稅費而非所得性稅費。明確納入減降範圍的,主要是發生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增值稅、社會保障費而非利潤分配環節的企業所得稅。其三,在以什麼方式減降稅費的問題上,鎖定的主要是制度變革而非政策調整。明確減降可持續的時間具有穩定性和長期性,而非階段性、臨時性。這表明,近兩年的減稅降費是以市場主體為中心、奔著為市場主體降成本而非擴需求而去的。

  再如,在靈活精准、合理適度要求下實施的穩健貨幣政策,體現出一系列於既往大不相同的顯著特點:其一,不僅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在更突出的位置,而且將服務實體經濟作為重要出發點和落腳點。其二,無論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還是保持宏觀杠杆率基本穩定,抑或是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目的都在於進一步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其三,綜合運用降准降息、再貸款手段,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長30%等政策,都是基於使小微企業融資更便利、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的考量而推出的。其四,包括延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加大再貸款再貼現支持延長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完善貸款風險分擔補償機制、適當降低小微企業支付手續費等在內的一系列政策安排,也都是為了進一步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使資金更多流向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受疫情影響的行業企業給予定向支持而特殊設計的。這表明,近兩年穩健的貨幣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圍繞市場主體特別是實體經濟而展開的。

  又如就業優先政策,在將其作為先行指標而位居宏觀政策目標首位的同時,涉及保就業、穩就業、擴就業的幾乎所有舉措,都是以市場主體為基點、落實於市場主體之上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其一,通過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帶動就業。其二,通過支持新增市場主體,創造就業崗位。其三,通過給予對不裁員、少裁員企業必要財稅、金融政策支持,穩定現有就業崗位。其四,通過拓寬市場化就業渠道,促進創業。其五,通過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實施提升就業服務質量工程。其六,運用就業專項補助等資金,支持發展各類勞動力市場、人才市場、零工市場。這表明,近兩年的就業優先政策是從保住、穩住市場主體入手,建立在市場主體穩定基礎之上的。

  契合新發展階段經濟發展實情

  文章認為,從宏觀經濟分析視域由“主動脈”伸展到“毛細血管”,到緊扣市場主體關切布局經濟工作和宏觀政策,再到圍繞市場主體需求精准實施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就業政策,著眼於從根上“澆水施肥”,透過這些既往通常被視為宏觀要素、放在宏觀層面加以研判的問題同作為微觀基礎的市場主體緊密對接、無縫對接的變化,可以十分清晰地發現,中國經濟工作和宏觀政策配置的著力點和著重點越來越向微觀基礎層面轉移和集聚。

  引申一步講,之所以要越來越多地使用市場主體概念,之所以要緊扣市場主體關切布局經濟工作和宏觀政策,之所以要圍繞市場主體需求精准實施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就業政策,表面上是宏觀經濟分析視域和聚焦點的延伸性調整,實質則是經濟工作和宏觀政策配置格局的深刻變化。

  作為這種調整變化的一個重要成果,不僅在於宏觀經濟分析視域和聚焦點可以延伸至所有經濟體,更為重要的是,經濟工作和宏觀政策配置可以“一竿子插到底”,扎根於包括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內的所有經濟體,從而實現宏觀政策和微觀政策的深度融合。

  2021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部署,正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作出的,其目的在於實現宏觀政策和微觀政策的深度融合。將微觀政策置於“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以及“穩定宏觀經濟”的語境之下,並且同宏觀政策、科技政策、改革開放政策、區域政策、社會政策等一一對接,可以作出的一個基本判斷是,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不僅是微觀政策的發力點,而且是微觀政策同其他各方面政策的交匯點,更是宏觀政策和微觀政策深度融合的支撐點。

  如果把經濟社會發展比喻為一棵參天大樹,那麼,市場主體就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基所在。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之下,正是因為我們將經濟工作和宏觀政策配置的主要聚焦點放在了市場主體身上,直接面向市場主體出台政策,始終圍繞市場主體深化改革,夯實了市場主體這個支撐發展、應對經濟運行困難的基礎,進而實現了宏觀政策和微觀政策的深度融合,中國經濟社會的恢復才能走在世界前列,“十四五”良好開局才能順利實現,才能取得經濟社會健康平穩發展的驕人業績。

  前瞻2022年以及今後一個時期的經濟工作和宏觀政策配置,可以預期,按照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在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總基調的前提下,無論是“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持續改善民生”,還是“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無論是聚焦“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續”而“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還是聚焦“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而“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無論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協調聯動”,還是“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要有機結合”,都要繼續堅持以市場主體為重心,把經濟工作和宏觀政策配置的著力點和著重點扎根於市場主體,圍繞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持續發力。

  就此而言,以市場主體為重心,實現宏觀政策和微觀政策的深度融合,實乃一條契合新發展階段中國經濟發展實情的必由之路。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