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陳時中估5月世界陸續解封 台灣看3指標
http://www.CRNTT.com   2022-03-22 18:04:01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照片:擷取自疾管署YouTube直播)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照片:擷取自疾管署YouTube直播)
  中評社台北3月22日電/目前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國際間疫情也逐步降溫,對於何時能解封,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估計5月世界各地會陸續解封,未來期待有更好藥物、國際疫情下降或病毒變異更加輕症化,會增加台灣開放的可能性。

  媒體報道,陳時中說,用時間提問很難回答,因COVID-19也可能像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一樣突然變弱,但他觀察世界疫情,大概到5月左右,各地會陸續解封,主因是時勢所逼,且確診數夠多,屆時將有一波開放。

  陳時中指出,各國開放後可能讓整體疫情暴增,屆時台灣就無法大量開放邊境;但也可能開放後疫情大幅下降,“我們的時機就來了”。

  陳時中表示,台灣努力防疫,重點是要能掌握時機,過去2年台灣抗疫爭取時間效益與主動性,有充分條件可觀察他國狀況,來選擇因應的步驟。

  陳時中說,未來期待有很好的藥物問世,讓大家可以更安心,再者就是國際疫情下降,或者病毒變異朝向更加輕症化,就是增加台灣開放的可能性。

  台灣要採取清零或與病毒共存,陳時中表示,清零是追求對傳染病的防治,指揮中心與“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都不會放棄。

  至於是否與病毒共存,陳時中則強調要各方面的準備,如疫苗施打與自主應變作為、“國內外”疫情狀況,以及藥物準備等陸續到位,病毒的毒性也要逐步往下,若染疫率、重症率皆高,就沒有與病毒共存的條件。

  媒體問到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分析,安全解封須考量3個因素,分別是R0值、病人康復速度,以及避免輕症轉重症。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目前確診個案解除隔離仍採較嚴格定義,必須觀察10天、採檢2次陰性或Ct值大於等於30才適用,多數個案可在隔離12天內達標。

  至於近期許多入境確診個案為先前就染疫的舊案,羅一鈞說,這類個案有另套解隔離標準,必須檢驗N抗體陽性,且採檢2次陰性或Ct值大於等於30,因此蠻多個案收治集中檢疫所約3至4天即提前達標、解除隔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