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故事的多樣化書寫
http://www.CRNTT.com   2022-03-26 10:09:38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3月26日電/據文藝報報道,何建明新作《流的金 流的情》聚焦成都雙流,用現實主義手法致力於“航空經濟”的書寫,塑造出一群為創造美好新生活而矢志不渝的建設者形象。看似碎片化的故事,傳遞出具有示範作用的美麗中國建設生動畫卷。激情下的內涵表達,帶著強烈的視覺衝擊,在書寫中既著力勾描靈魂的崇高,也在不斷地開掘和探索中,全景式展現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巨大發展成就。

  何建明始終圍繞著不同時期的中國社會發展在記錄。這種時代之筆,體現了特定的價值取向,也讓人深切感受到對於傳統文化精神的固守,也揭示出情懷的力量,無論是《山神》中默默無聞的黃大發,還是《那山,那水》中的動人鄉村故事,抑或是大氣磅礴的《浦東史詩》,無不蘊涵作家深沉的思考,這種傾心堅守的“國家敘事”文體,並非是簡單的書寫,更多是精神深處的表達,是他結合自己對當下形式的研判,嘗試著不同的創作方法,細致入微地講述著中國故事。

  文學反映著生活的真實。何建明長期從事報告文學創作,宏大的敘事手法如符碼般深入作品,尤其從超越精神的內涵中所傳遞出的思考,已不完全是現實中的人格重構,而成為精神品格下的真實書寫。某種意義上,他對現實生活的反映,是讓讀者清楚“中國當代文學價值、意義、本質”。他對於筆下的人物、事件、環境、文化等,都可以融入自我的體驗,強烈的真實表達下,還原或觀照著深刻的思考和審美,這正是他在作品中力求實現的美學底蘊。

  報告文學寫作於何建明而言,早已是生活的日常和全部,這樣的狀態,讓他始終關注著底層群體的生存狀態,關注著國家日新月異的發展。總的來看,他的作品都心懷國家和人民,不任意誇大,不刻意回避,既符合傳統的審美方式,也在生活化、人性化的文字中,豐富著報告文學創作的價值取向。這樣的創作體驗,審視著人生百態,寫活的歷史,最重要的是以適當的距離進行審美,從容把握闊大的精神,帶著溫情直面這個時代。寫理想,是要在精神中確立起屬於自己的文學世界,讓情感變得生動,富有愛意;寫現實,是在複雜的現實敘事中還原真實,多維用力去深入挖掘人性和歷史真相,讓作品充滿生活味、人情味。理想與現實的審美觀照,其實是人性書寫下的冷靜認識。這種真象抒寫細致入微,包含著深入獨特的思考,也寫進了情緒和自我的認知,這樣的真實既是對人性的觀照和審視,也是敘事視角下的體驗和張力,使得作品始終散發著時代的能量。

  現場敘事的魅力,在於身臨其境的現場感,像新聞直播一樣,從不同觀察視角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博采眾長。這樣的敘事特征,雖以藝術為支撐,但始終遵循“直筆實錄”的真實,連續呈現出人物或事件的發展過程,使故事情節不斷豐富,最終形成跨文化的書寫。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