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市場信心回升 港股越戰越勇
http://www.CRNTT.com   2022-03-31 11:40:51


恒生科技指數(大公報)
  中評社香港3月31日電/大公報報道,港股迅速收複俄烏衝突以來大部分失地,尤其是中資科網股半月反彈兩成以上。從港股強力反彈,突顯市場投資信心,押注看好香港以至內地經濟前景。事實上,面對第五波疫情與地緣政治不穩,港元匯價依然保持穩定,未見資金大規模流出,可見香港市場具有相當吸引力與競爭優勢。

  一度跌至10年低位的恒生指數,出現非理性拋售,吸引包括內地公募與私募基金等長線資金趁機吸納,帶動恒指在半月內回升近14%,收複了俄烏衝突以來三分之二失地,而以科網股為主的恒生科技指數,更從紀錄低位急彈20%以上,反映港股長期投資價值顯現,投資者以實際行動看好香港與內地經濟前景。

  長線基金趁機抄底

  同時,過去一個月,環球金融市場風雨飄搖,股匯債市場大幅波動,但港元匯價穩定地在7.820至7.830水平。即使美聯儲局正式啟動加息,令港美息差擴大,但不足以改變資金流向,轉投美國市場。從香港銀行體系維持逾3000億元的充裕水平,可知道大量資金繼續長期靠泊香港市場,爭取分享中國增長紅利。

  押注看好中國前景

  事實上,中國經濟可說是世界經濟增長之源,歐美過快放寬防疫措施,近期疫情顯著反彈,將阻礙正常復工復產,不利經濟增長,而中國動態清零防疫政策見效,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令外貿將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加上財政與貨幣政策有較大寬鬆空間,增強消費與投資拉動增長的動力。

  出逃資金逐步回流

  其實,香港金融具韌力,抗震力強。首先,在“一國兩制”獨特優勢下,香港聯通內地與國際的橋梁作用日益重要,特別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香港擔當角色愈加吃重。目前境外投資者普遍利用香港市場投資平台買賣人民幣股債,而內地企業也視香港為首選上市融資平台,並作為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因此,英國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香港金融中心維持全球第三位,競爭優勢未受到疫情所影響,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發表報告,肯定香港作為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具備穩健強韌的金融體系。

  其次,國家經濟穩好,國際資金東流大趨勢持續,對港元匯價以至港股表現有利好作用。事實上,3月以來,港股日均成交約1800億元,而滬深股通北向與南向日均成交超過了1000億人民幣與420億港元,均接近或高於去年第四季數字。從滬深股通交投保持活躍,可見人民幣資產繼續成為全球投資熱點,短期市況波動,無礙長期投資信心。境外投資者昨日淨買入127億元人民幣A股,為四個月以來最多,扭轉近期資金淨流出情況,早前出逃資金有逐步回流跡象。

  其三,背靠內地的香港,對外資而言具有很大吸引力。正如特首林鄭月娥昨日所言,香港吸引力就是一個進入內地市場最佳平台,相信疫情過後香港會有更好發展。事實上,英資太古集團未來十年投資千億元押注香港與內地房地產,認為香港是營商好地方。

  經過大幅反彈之後,現時港股平均市盈率僅8.3倍,仍低於歷史平均水平,對長期資金而言仍具相當吸引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