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做強都市圈 引領城市群
http://www.CRNTT.com   2022-04-02 10:15:52


  中評社北京4月2日電/日前,《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印發,指明長江中游城市群協同發展的方向和路徑。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沈遲文章介紹,長江中游城市群地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承東啟西、連南接北,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鞏固“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的重點區域。但同時,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也面臨一些突出問題,比如,省際協商協作機制不健全,一體化發展水平偏低;中心城市對周邊輻射帶動不足,次級城市發展相對緩慢等。

  文章認為,“十四五”時期,長江中游城市群應立足發展基礎、緊抓發展機遇、破解發展難題,在推動全國高質量發展中承擔更大使命、發揮更大作用。在此過程中,培育和壯大都市圈至關重要。

  首先,都市圈在區域發展中具有引領作用。都市圈是以一個經濟較發達並且有較強輻射功能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為核心,由周邊一系列與其有密切聯繫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為主體組成的位置相近、功能互補、相互依存的具有圈層式地域結構特征的地域空間組織。都市圈最大的特點是圈內城市之間存在密切互動關係,不同城市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整體的作用大於各個體之和,能夠更好地發揮引領作用。

  其次,強化核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仍然是長江中游城市群的重點任務。就發育程度而言,長江中游城市群尚處於培育階段,三大都市圈的影響範圍還有很大拓展空間。三大核心城市武漢、長沙和南昌相互之間的聯繫還不夠密切。因此,發揮好核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形成大中小城市分工合作、聯繫密切、活力高效的都市圈,是長江中游城市群在“十四五”時期的首要任務。

  再次,三大都市圈是長江中游城市群的主體。武漢、長株潭、南昌三大都市圈在長江中游城市群中舉足輕重,三大都市圈人口、生產總值、科技創新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在各省占據絕對優勢,是各省發展的龍頭。與整個區域相比,都市圈內經濟發展機會多、資源配置效率高、資源環境和勞動力就業承載力大、社會治理和服務綜合能力強,同時又是綠色低碳和環境共治的重點地區。三大都市圈的帶動對於形成長江中游城市群,進而支撐長江經濟帶和中部地區的崛起,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最後,科學分工,各有側重。三大都市圈發展階段和資源禀賦特點不同,必須因地制宜。武漢都市圈的重點在於形成都市圈一體化的市場機制、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共享共建,通過提升治理能力和核心城市與外圍城市形成的職能分工,在市場機制推動下實現產業格局持續優化,促進多圈層發展,治理“城市病”,提升都市圈的發展質量。長株潭都市圈以促進都市圈一體化發展為主要目標,進一步優化產業空間結構,穩步推進公共交通一體化,形成核心城市集合效應,提升服務業水平,促進製造業分區,使都市圈逐步走向成熟。南昌都市圈要首先做大做強南昌都市區,一段時期內以市場為導向集中力量聚焦核心城市,形成較高“勢能”,增強其服務能力和輻射力,為都市圈成長創造基礎優勢。三大都市圈都得到較為充分發展,進而相互之間通過市場引導產生密切聯繫,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才將更加完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