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煽動戰爭傷人終傷己
http://www.CRNTT.com   2022-04-04 16:06:44


  中評社北京4月4日電/據海外網報道,近日,美國白宮向國會提交2023財年聯邦政府預算草案,其中,國防預算達8133億美元,被白宮稱作“美國歷史上在國家安全領域最大一筆投資”。國際社會對此深感擔憂:美國不斷為發展軍事“充錢”,恐怕是要在世界製造更多動亂、衝突和戰爭。

  縱觀美國歷史,戰爭一直是美國擴張版圖、維護全球霸權的重要手段。有研究機構統計,自1776年獨立以來,在240多年歷史中,美國沒有參與戰爭的時間不足20年。二戰結束以來,美國或是直接發動戰爭,或是支持代理人戰爭,或是煽動他國國內叛亂、提供武器裝備、培訓反政府武裝……世界多地戰火紛飛、混亂動蕩的背後,幾乎都能看到美國的身影。

  如今,美國“戰爭機器”再度轟隆作響。俄烏衝突發生後,美國不僅沒有採取實際舉措推動局勢緩和,反而通過武器援助、制裁等方式不斷“火上澆油”。美國軍方、軍火商、政客、智庫、媒體組成的軍工複合體,聯結起一張盤根錯節的利益網絡,再次通過煽動戰爭賺了個盆滿鉢滿。“外交賺不了多少錢”“對抗性、軍事化的應對更符合經濟和政治利益”,美國政界人士的話,揭露了美國煽動戰爭的真實目的。為維護全球霸權、保持在全球的“絕對優勢”,美國放不下、也不願放下“戰爭”這門趁手的武器。

  事實證明,美國在全球輸出動亂和戰爭,不僅沒有為其國內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助力,還將世界多國一同拖入混亂衰退的境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美國淪為“抗疫失敗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800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100萬例;通貨膨脹不斷走高,美聯儲加息預期持續升溫,物價水平持續增長,美國經濟亮起“硬著陸”紅燈。與此同時,美國挑唆、施壓歐洲盟友對俄實施無差別、全方位制裁,造成嚴重人道和經貿危機:大量難民湧入、能源價格高漲、農產品貿易受挫,這些後果都要由美國的歐洲盟友甚至國際社會埋單。

  拜登政府執政一年多來,一邊高呼“美國回來了”,鼓吹與盟友夥伴的“共同價值觀”;一邊為維護美國霸權,屢屢犧牲盟友夥伴核心利益。這促使越來越多的美國盟友日漸從美國為一己私利禍亂世界的現實中清醒過來,對美國的不信任感與日俱增。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