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工信部治理部分APP強制要求下載等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22-04-06 09:38:30


(圖片來源:人民網)
  中評社北京4月6日電/據海外網報道,想要瀏覽鏈接,卻遭遇“不下載APP(移動應用)就不給看”;願意下載還不行,APP又要求獲取定位、攝像和錄音等權限……近日,針對部分網站在用戶瀏覽頁面信息時強制要求下載APP等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督促相關互聯網企業進行整改。

  誘導下載背後,有可能存在哪些侵害用戶權益的行為?下一步,如何有針對性地開展APP整治,營造良好的移動互聯網行業生態?

  強制下載侵犯用戶權益

  通過提供更好的服務贏得更多活躍用戶,從而實現“獲客—活客—創收—獲客”的良性循環,是多數APP開發經營者所追求的。但也有部分APP在獲客時採用不合規的方法侵犯用戶權益。不少人就遇到過從個人電腦端、手機瀏覽器、微信朋友圈等瀏覽頁面時被要求下載APP的情況,以此收集用戶個人信息、過度索取權限等問題更是層出不窮。

  “有些鏈接進入登錄頁面後,就要求用戶下載APP。如果用戶忽略下載請求,則用折叠、跳彈窗等方式干擾用戶的瀏覽體驗。”北京白領張鬆時常在微信朋友圈瀏覽各種鏈接,發現越來越多的鏈接與相關APP搞“綁定”,“不下載就不讓看”,這讓他困擾不已。

  除了微信朋友圈,手機瀏覽器頁面也是部分APP強制下載行為的“高發區”。有用戶向工業和信息化部反映,通過手機瀏覽器登陸某論壇時,只能瀏覽標題和主要內容,瀏覽全部評論留言則需要下載APP。還有人反映,一些資訊類、知識分享類平台雖然沒有強制要求下載APP,卻在其他方面“打擦邊球”,其鏈接在微信朋友圈、手機瀏覽器中的閱讀體驗不佳,多數評論留言被折叠,想要暢快閱讀就必須下載相關APP。

  “不下載就不給看”是APP“野蠻生長”的副產品之一。近年來,APP日益成為數字經濟時代重要的移動互聯網交互載體。五花八門的APP一方面便利了居民生活,另一方面也在“野蠻生長”過程中產生了諸多問題。強制或欺騙誘導下載、過度索取權限等問題破壞著行業生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