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雲南開展高原湖泊保護治理民主監督工作
http://www.CRNTT.com   2022-04-10 10:40:14


  中評社北京4月10日電/據人民網報道,天空純淨,湖水碧藍。撫仙湖湖心,一艘執法船正停在水面,船上是農工黨雲南省委會調研組一行。他們此行的目的,是對撫仙湖的保護治理開展民主監督。

  撫仙湖位於雲南省澄江市,湖水清澈,但調研組成員沒有掉以輕心。“民主監督就是來發現問題、提出建議、促進問題解決的。”帶隊調研的農工黨雲南省委會主委張寬壽對澄江市隨行的有關部門同志說:“有什麼困難需要協調支持的,我們也會如實反映。”

  船即將靠岸,岸邊幾叢水藻引起調研組的注意。“走,咱們過去看看。”張寬壽和農工黨黨員、雲南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陳異輝一起上前。陳異輝一眼就認出,這些水藻是著生藻類剛毛藻。

  岸邊出現的剛毛藻只是零星散布,沒有成片,但傳遞出一個信號——近期水體總磷含量有增長的苗頭。

  問題出在水裡,根子還在岸上。調研組一行馬不停蹄趕往下一個調研點。

  澄江市龍街街道朱官營小組廣場上,施工人員正在進行污水管道施工。完工後,朱官營小組居民的生活污水將通過新修建的污水管道排放到城市污水管理系統。

  龍街街道工作人員劉雲彬向調研組介紹截污治污情況,陳異輝話鋒一轉:“雨水怎麼處理?”

  “有專門的雨水排水管道,和污水分開收集。”劉雲彬回答。

  “收集後的雨水會進行二次處理嗎?”陳異輝追問。

  “這個……”劉雲彬頓了頓,“目前只做到雨污分流,雨水更多直接排入溝渠。”

  “雨污分流是對的,但對撫仙湖而言,還要對分流後的雨水再處理,防止城市徑流攜帶污染物流入湖泊。”陳異輝常年研究撫仙湖保護與治理,他算過一筆賬:雨季集中降雨的幾天時間裡,隨雨水衝刷入湖的污染負荷,可以占到全年入湖負荷的10%—15%。澄江市政府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聽取專家建議,表示將繼續完善雨污分流建設,把威脅水環境的因素降到最低。

  撫仙湖是高原深水湖泊,自淨能力弱,換水周期長達百年。保護水質,一方面要做好截污治污,削減面源污染,改善入湖河道水質。另一方面,也要為撫仙湖補給清潔水源。近年來,撫仙湖流域較為乾旱,清潔水從何處補充?

  “優水優用,劣水劣用。”陳異輝舉了個例子,“農灌水富含氮磷,氮磷在水裡是污染物,在岸上卻是資源。建設水量與水質的聯調聯用聯治設施,將農灌水循環利用,把原先用於澆灌田地的水庫清潔水直接補給撫仙湖,既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撫仙湖的缺水情況,也能提高污染削減效率。”

  “專家的專業意見給我們很大啟發。”澄江市水利局局長苗光彥說。

  兩天的調研結束,綜合專家們的意見,張寬壽代表調研組向當地負責同志和有關部門反饋了撫仙湖保護治理存在的6個具體問題,並針對性地提出6點建議。此外,農工黨雲南省委會還將根據調研情況形成書面報告,建言獻策。

  “經中共雲南省委批准,由省委統戰部牽頭支持各民主黨派省委會、無黨派人士開展雲南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民主監督工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推進政策落實。”雲南省委統戰部負責同志介紹,統戰部門將匯總問題和建議,及時報送雲南省委、省政府和有關部門,為制定高原湖泊保護治理政策提供參考。

  據了解,自2月10日雲南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民主監督工作啟動以來,截至4月7日,已有4個民主黨派先後派出調研組,對5處高原湖泊的保護治理工作開展民主監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