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遼寧撫順:“三向培養”助鄉村振興
http://www.CRNTT.com   2022-04-10 18:07:59


  中評社北京4月10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以前光靠種地,日子過得挺緊巴,現在我們兩口子在村裡的養牛場喂牛,每年都能賺6萬多元。”4月8日,在遼寧省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西大林村,村民李文軍邊說邊拉著記者來到屋外,指著村裡硬化的道路、路旁整齊的樹木、造型別致的路燈說,“村裡能有今天的變化,多虧了黨的鄉村振興戰略,還有我們村黨總支書記孟令國。”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2018年末,撫順市委實施了新時代“三向培養”工程,建立起初、中、高級“三階梯”培養方向,將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幹部設為初級階段培養方向;將培養對象培養成村書記、村主任或產業帶頭人設為中級階段培養方向;將培養對象培養成鄉村振興領軍人物設為高級階段培養方向。

  孟令國是村裡考出去的大學生。畢業回村後,縣委經過考察將其列為“三向培養”對象。經過黨組織的培養、鍛煉,孟令國迅速成長成熟起來,被選為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在孟令國的帶領下,村黨總支探索“黨建+產業”融合模式,大力發展繁殖西門塔爾牛項目。目前,全村牛的存欄量近300頭,村集體每年增收逾10萬元,帶動養牛專業戶獲得豐厚利潤,並大量“消化”當地原來棄之不用的秸秆。如今,集體經濟活力四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的西大林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文明村。

  撫順市新撫區千金鄉前鄧村村民、黨員張思慧在大學時學的專業與農業毫不相關,通過“三向培養”工程,她先後在沈陽農業大學免費學習三期,成為遠近聞名的草莓種植“土專家”、致富帶頭人,新撫區委將其列為新時代“三向培養”工程初級階段培養對象。經過黨組織的培養、個人的努力,張思慧在去年撫順市新一屆村(社區)“兩委”換屆中,當選為前鄧村黨支部委員。隨後,新撫區委又將她列為中級階段培養對象,培養她向村書記、村主任或產業帶頭人方向努力。

  “我的目標是鄉村振興領軍人物,帶領更多農民致富。”張思慧告訴記者,她不僅自己擴大了草莓種植規模,而且還積極引導村民發展草莓種植業,並免費為其他種植戶提供技術支持。目前,前鄧村草莓種植面積已達300多畝,每畝年收入近3萬元,吸納農民就業300餘人。

  撫順市新時代“三向培養”工程實施三年多來,共有482名致富能手經過培養成為黨員,共有2137名黨員經過培養成為致富能手;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三向培養”對象帶動貧困戶3000戶、貧困群眾6757人脫貧;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身為“三向培養”對象的村書記、村主任牽頭新建集體經濟項目188個,“三向培養”對象帶動9175戶農戶、22738名村民致富,幫助村民化解難題5148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